数字化时代,让汉字“活”起来

□ 陈钟昊 邹雅婷

2018年04月24日05: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赛获奖作品

  “这款字敦厚朴实又粗壮有力。”“这件作品很细致,正统而均整,手写风格非常漂亮。”日前,由汉仪字库主办的第三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举行终评,专家评委从2000多件来自海内外的字体设计稿中评选出19件获奖作品。投稿者中既有专业设计师,也有普通爱好者。“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比赛,促进字体设计创新,发掘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汉仪字库有关负责人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刘其龙,将传统的书写类榜书进行再设计,创造出一款书法字体“劲榜”,受到评委们的欣赏。刘其龙是个“汉字迷”,从6岁开始学习书法。“我一直跟汉字打交道,以前是用笔墨书写,现在更多的是设计字体,走向数字化、走向互联网。”

  在字体大赛评审现场,笔者看到不少与“劲榜”风格相似的书法字体,设计者们将它们命名为“粗楷”“隶心体”“翰墨草书”,还有一些极具设计感、充满创意的现代字体,如“怪怪体”“暗夜精灵体”等。这些字体说不定某天就会出现在你我的手机、电脑屏幕上。

  据估计,中国现在已有近2000款汉字字体,这么多字体品种,为什么还要设计新的字体呢?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字体设计的价值日益突显。“时代在变,文字的形态也会相应地改变,它代表了时代的审美取向和民族的文化水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字体设计是特别重要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对笔者说,“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个性化字体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也是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传承过程。如今通用的“宋体”,便是源于明代刻匠为适应印刷术的普及,基于南宋时期已形成的“仿宋体”而改良创造的字体。近年深受大众喜爱的“颜楷”“瘦金体”的原型,则是颜真卿、宋徽宗等书法大家的墨宝。

  现代汉字字体与传统书法艺术的关系是传承也是创新。王敏认为,字体设计基于汉字书法,但随着印刷技术升级、数字化媒体普及,现代字体设计还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字体设计师朱志伟设计的“北魏楷书”曾获日本森泽公司国际排版文字字体竞赛铜奖。在他看来,原有的楷书字体“太秀美”,有时呈现得不够清晰醒目,于是他将北魏时期墓志和造像中的“方笔”融入楷书,变圆柔的笔画为刀切斧凿的痕迹,显得更加雄强有力。

  “大字要紧密而无间,小字要宽绰而有余。”从业40多年的朱志伟总结出经验。他指出,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仍要遵循传统书法的规律,但相比注重抒发个人情感的书法作品,字体设计更追求功能性和统一性,并且要符合大众审美,适应新技术要求和当代人阅读习惯,比如正文字体应尽量做到“以正取势”。以“委”字为例,顶部的平撇要尽可能取平取正,更能体现文字对视觉的冲击。

  “汉字之美在于人和自然的融合,我们的造字方法本来就是源于自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在设计字体的时候也要取法自然,不用过度装饰。”朱志伟说。

  虽说汉字是中国人的创造,但汉字字体设计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早年国内版权保护环境较差,字体设计行业发展滞后,而版权保护较好的日本在汉字字体设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越中国。近年来,国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增强,字体设计行业也越来越受关注,设计人才不断涌现,字体创新层出不穷。日本著名字体设计师鸟海修在看过此次大赛作品后说:“从总体上看,目前中日两国的汉字字体设计发展水平相近,各有所长。”他认为日本在宋体、黑体上做得更细致,中国则在楷书、行书上做得更好。

  当下,许多国家和地区掀起学汉语的热潮,汉字字体在海外的传播和应用也愈加广泛。中国字体设计行业的发展壮大,让世界能够更好地感知汉字之美。“未来汉字字体的创新应继续扎根传统书法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文化。”王敏说。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2.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5. 陈金虎任常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