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之美的真理力量

——中国美术家笔下的马克思

钱晓鸣

2018年05月03日0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革命的一家人
  孙景波

忠贞的爱情
  张文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
  刘开渠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如期而至。这是继1983年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主题美术创作后,中国美术界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马克思题材。

马克思形象随美术深入人心

马克思的形象最早来到中国,可以追溯至1907年。当年,世界出版社出版了《近世界六十名人》,其中的马克思像只是照片。现在可见的最早相关美术作品,是1920年《友世画报》创刊号封面刊登的马克思红色画像。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置了专门的革命美术创作机构,如1933年成立的“工农美术社”“工农剧社美术机构”以及1936年成立的“中华文协会漫画组”等。当时,画马克思像主要是作为政治斗争手段,是革命的象征,并不作为艺术品来看待。长征途中,廖承志之所以在被张国焘逮捕后没有被杀害,除了他特别的家庭背景、共产国际的压力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要让他负责画马列领袖像、写会标等。同时长征的战友傅钟在《飒爽英姿·永垂军史》中谈到,承志同志时时处处以革命大局为重。由于他会写会画,有时部队开大会需要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像,他就出来画好;需要大标语,他就出来写好,任务完成再被关押。可见当时对领袖画像的重视。

改革开放初期的马克思题材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物画家几乎都有画马克思像的情结和经验。

第一次集中大规模以马克思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是在1983年。时值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画传》以全画种表现马克思,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美术界所有中青年人物画名家。

《卡尔·马克思画传》从马克思童年画起,全书分为童年与学生时代、走向生活、迁居巴黎、布鲁塞尔三年、在革命年代、伦敦前期、创建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前后、最后十年、马克思在中国等10部分,贯穿马克思的一生。画传收录了30多位艺术家近50幅(件)美术作品,包括高莽的《童年》、张文新的《忠贞的爱情》、王明明的《在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朱乃正的《逼债》等,并附录了两位雕塑家的作品:刘开渠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和潘鹤的《为人类工作》。画种包括中国画(写意、工笔)、油画(油画、丙烯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木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雕塑,十分丰富。

其中不乏精品。张文新的《忠贞的爱情》,发挥了画家明亮纯净的个性语言风格,与表现的内容十分贴合,象征着马克思和燕妮青春美好的爱情。张怀江的《起草<共产党宣言>》,显示了艺术家简约概括、生动传神的深厚功力。邓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圣丹皮街皮卡尔咖啡馆召开的德国工人俱乐部会议上对工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中,每一个人物的造型和神态都非常讲究,画面生动细致,在集中引导向马克思的目光下,展现出革命导师的真挚、沉着。朱乃正的《逼债》,以古典油画的风格,安排燕妮带着三个孩子迎面而立,左侧窗户的侧光线把母子的羸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次集中创作在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图解的成分较大,或多或少给艺术创作本身带来了一定的局限。但作为初开国门之时的一次集中创作,还是为中国艺术家全面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近日,中央编译局又一次重新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画传: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版》。

再迎马克思题材创作热潮

为迎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全国老中青艺术名家,创作了24幅大型马克思主题画作。参与创作的艺术家包括冯远、刘大为、孙景波、刘健、于文江、马刚、王铁牛、王嫩、井士剑、孙立新、李晓林、吴宪生、宋克、张峻明、邵亚川、苗再新、金瑞、郑艺、俞晓夫、骆根兴、秦文清、黄骏等。

冯远的作品《世纪智者》中对马克思的塑造让人印象深刻。谈及这次创作,冯远说,马克思的思想学说指引并影响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怀着景仰和尊崇的心意,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用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和技法,来体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历史瞬间的宣言主题。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景波已经74岁,是参与创作的画家中最年长的。他说:“我们这代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下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改造旧世界,建立世界大同的革命理想,是我所信仰和追求的。我年轻时读马克思传记,了解到马克思为实现推动人类进步孜孜以求的精神和马克思家庭浓郁的亲情人文氛围。对此有着深厚的情结。因此这次创作,我主动选择画马克思一家人在书房里朗读莎士比亚诗歌的场景,表现马克思作为学者、诗人、丈夫、父亲的一面。”孙景波的这幅《革命的一家人》,采用电灯发明之前、烛光的用光,充满明暗虚实的神秘感和亲情的温馨,衬托出一个书香家庭诗的意境。场景选择的时间节点是1865年,马克思、夫人、长女、二女儿和幼女全家相聚的时刻。

金瑞是参与这次创作最年轻的画家,年仅45岁。他创作的内容是中学时代的马克思。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已经写出了关于人的理想的毕业论文,是一位有理想的青年学生。在塑造马克思形象上,画家侧重表现人物的睿智。金瑞说,创作时,他的内心一直回荡着《国际歌》的旋律,默默感受着革命时代的气息。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是唯一一位同时参加了这两次马克思主题美术创作的艺术家。1983年,他创作的《马克思与数学》突出马克思个人的造型。这次,他选择了马克思到伦敦工人中间去做社会调查、了解产业工人现状的场景:画面描写了19世纪伦敦烟雾弥漫的生产车间里工人的艰辛。刘大为说,这次创作也是再次学习马克思思想和人格的机会。

显然,人们当下更愿意看到用艺术打动人的马克思主题美术创作。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认为,这次题为“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年”的主题创作,在艺术和思想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准和境界。

(作者为中国画学会理事)

(责编:冯人綦、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2.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5. 陈金虎任常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