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了你我 走向了世界

汉语拼音一甲子

本报记者  丁雅诵

2018年05月14日04: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注音识字好办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普通话。”当年山西农民的一首歌,唱出了老百姓对汉语拼音的喜爱。自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已走过60个年头。如今,无论是小学生的识字入门,还是数据检索的注音排序、网络输入的拼写输入,汉语拼音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

  制定科学的注音方案,最初是为扫除文盲

  为什么要推行汉语拼音?“最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找一个好办法来扫除文盲。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有80%的人是文盲,北京的大街小巷还经常可以看到代写书信的小摊。”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先生之孙吴本渊回忆道:“我的爷爷吴玉章于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成立大会上说,‘中国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果全国满是文盲,是建立不起来的。’这也正是他致力于探索、推动文字改革,研制《汉语拼音方案》的初衷。”

  于是,在吴玉章等人的提议下,1949年10月10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十天,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巨任务。

  怎样制定出一套科学、简便的注音方案?是继承中国古代的直音、反切传统,吸纳外国传教士的标音方法,还是采用近代中国人自创的拼音方案?据介绍,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期间,出现过一波群众设计拼音方案的热潮。这些方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用汉字偏旁部首做字母,有的采用纯粹拉丁字母、纯粹俄文字母,还有的用简单线条的大小、长短、方向等变化来表示字母……但这也充分表明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拟订是长久以来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据介绍,195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拼音方案,但这还只是中国的标准,一直到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才被认定为国际标准。

  提高了国民素质,成为进入国际的文化桥梁

  作为“中国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汉语拼音推行60年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统计数据表明,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4.08%,2017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3%以上。同时,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和依据,国家帮助12个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了16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民族文字,为民族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和编制了《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国家通用盲文方案》,为残障人士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信息化社会,汉语拼音也为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信息化的含义主要是信息编码和信息交互。在现代社会,汉语既要接受外来词语,也要进入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的人名、地名、机构名、事物名等,都要进入国际编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便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蓝说:“此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汉字输入法也因其便捷易学得到普遍应用,对计算机中文化的顺利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汉语拼音更是从“国内的文化钥匙”延伸成为“国际的文化桥梁”。“汉字是表意文字,外国人无法直接从汉字字形上获得读音,所以初级阶段一般都采取拼音先行的方法来帮助汉语初学者快速入门。有的听说课程甚至不教汉字,主要用汉语拼音来提高口语能力。”国家汉办副主任赵国成说:“目前全球已有1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6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可以说孔子学院开到了哪里,汉语拼音就走到了哪里。”

  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如果说《汉语拼音方案》前30年的主要功绩是为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扫除文盲,并且从国家标准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标准,那么后30年的主要功绩则在于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国家语委原副主任、研究员陈章太表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汉语拼音的这一功绩也将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

  新的时代赋予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的内涵。下一步,汉语拼音还将有哪些新作为?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表示:要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切实规划好汉语拼音教育,为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要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点支持面向机器翻译、智能辅助语言学习的语音和文字识别、语言理解等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要推动汉语拼音的应用。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注重服务教育和特殊人群需要,增强汉语拼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基于《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中华通韵》的研究制定,促进中华诗词和韵文文学的发展繁荣。同时着力规划汉语拼音在国际标准应用、国际汉语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好汉语拼音作为文化工具和国际标准的纽带作用。

     

  延伸阅读

  汉字注音历史

  中国古代采用直音法、反切法;

  明朝末年,传教士利玛窦和金尼阁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读音;

  1867年,英国人威妥玛出版京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作为使馆人员学习汉语的注音工具;

  1892年,近代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仿照拉丁字母笔形自造切音新字;

  民国初年,开展注音字母运动,用汉字笔画的简单符号记音;

  “五四”时期,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国语罗马字;

  20世纪30年代,开展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4日 12 版)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2.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5. 陈金虎任常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