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克思的不朽人生(创意空间)

闫  东

2018年05月17日05: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两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5月3日至6日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综合、纪录、科教、新闻频道播出,吸引9661.9万电视观众收看,在央视网多终端累计覆盖人数超过6.2亿。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不朽的马克思》没有用演员情景再现,也没有用口述体,而是努力探寻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还原真实的历史,引领观众走进马克思的时代,让更多观众看到一个既有思想又有情感的马克思,从而真正理解他的非凡人生。

  《不朽的马克思》上集以写作《共产党宣言》为核心内容。通过马克思童年时代、青年时代的成长历程,追溯他的思想发展轨迹。他中学立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并成为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他不仅与终身的革命伴侣燕妮结出爱情的果实,还结识了一生的革命战友恩格斯,并肩为无产阶级事业战斗。下集重点讲述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刻画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的革命领袖品质。31岁的马克思流亡到伦敦,长期居无定所,靠典当和赊账以及恩格斯的资助度日,在短短的5年内有3个孩子先后夭折。但他没有向苦难低头,依旧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研读大量著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谋求解放的理论武器,在崎岖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不朽的马克思》拍摄了近30处马克思工作、生活过的实地,展现了60多件手稿文献,其中马克思签名的德文版《资本论》是通过电视首次披露,片头艺术化呈现的“Karl Marx(卡尔·马克思)”也源自这个亲笔签名。

  为还原当时的场景,摄制组亲赴德国、法国、英国等六国,沿着马克思的足迹,实景实拍了一代伟人曾经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很多地址都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找到的,100多年过去,很多地方已经物是人非。文献记载,马克思与恩格斯会面的雷让斯咖啡馆在法兰西剧院对面。我们拍摄时发现,昔日的咖啡馆已经改成了一家书店。但在街的另一边有一家同名的咖啡馆,里面的陈设也是19世纪的风格,这给了摄制组意外的惊喜。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经常查阅“蓝皮书”,这是英国下议院授权出版的类似年鉴性质的报告和统计资料。我们看到这部蓝皮书时十分惊讶,因为光目录就有十几卷,每一卷目录都有几百页。这么庞大的资料,马克思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去阅读和研究,这让我们感触颇深。

  与很多同类纪录片一样,缺少影像资料是《不朽的马克思》的一大难题,为营造真实感,我们下了很多功夫。摄制组沿着马克思的足迹实景实拍了他曾经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4K超高清技术和环绕全景声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全片100分钟,其中三维动画40多分钟,占总时长的1/3,中外名家画作使用三维动画生动复现了当时的场景,编导甚至在深入理解文献的基础上,用从各个档案馆、博物馆拍到的文献、文物,通过高科技还原了马克思的书房。这种认真与考究,让纪录片不仅引人入胜,还呈现出一种精致和大气的风格。现实和历史场景无缝串联,镜头蒙太奇行云流水,让观众的情绪跟随人物情感流动起来。氛围对了,才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马克思就在片子中“复活”了。

  我们特别想让青年朋友关注这部纪录片,看看面对重要人生节点时,马克思是怎样思考和选择的。在讲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的“历史性会面”时,我们这样描述:“这是那个时代两位最优秀的青年的会面。”我们想向观众传达:1844年,马克思26岁,恩格斯还不到24岁。现在20多岁的青年可能在学校读书,可能在为工作发愁,可能在为恋爱苦恼,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在关心人类解放这个大问题。你会觉得,这两个“优秀的青年”实在太酷了,他们应该是当代青年最好的榜样。片中还特别提到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考试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7岁的马克思就确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尽管他一生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但“目标始终如一”,相信年轻朋友看后会有所收获。

  《不朽的马克思》用电视化手段呈现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反映了马克思在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过程中创造的伟大业绩,展现了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的精髓和要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特别是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希望它成为一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作品。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高级编辑、《不朽的马克思》总导演、制片人)

  设计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7日 24 版)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2.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5. 陈金虎任常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