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独家|国际博物馆日专访单霁翔:看院长为自己打多少分

黄维、陈博文、赵晨
2018年05月18日08:41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故宫箭亭广场上,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清明上河图》惊艳亮相,人们可以“走入”画中,穿越到繁华的北宋都城,一睹宋代人文生活图景,感受宋代艺术之美。

像这样生动有趣的高品质展览,故宫每年大概要举办40个。从最初的“十重门”危机,到如今因观众冲刺看名画引发的“故宫跑”,自2012年单霁翔执掌故宫博物院以来,成功实现观众限流,开放面积不断扩大,爆款文创深受追捧,精彩展览应接不暇,六年间故宫的变化有目共睹,而他却谦虚地只给自己打70分……在国际博物馆日,人民网记者走进故宫博物院,独家专访院长单霁翔。

执掌故宫六年:只给自己打70分

记者:博物馆馆长应该是严肃的,但您给我们的印象却是风趣幽默的。很多人用“段子手”、“网红”来形容您,您喜欢这样的评价吗?

单霁翔:其实我不是段子手,我不讲段子,我是讲故事,讲文物背后的故事。博物馆的文化需要通过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我有个特点,讲话不用稿,说的时候还带点口头语。善于使用“幽默”,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交流手段。一段演讲在吸引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幽默只是形式,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及它传递的“正能量”,才是最重要的。我不仅是一个看门人,还应该是一个讲解员,把历史和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讲出来,可能人们会更爱听一点。

记者:在《朗读者》节目中,大家惊诧于您不仅能准确记得故宫文物的数量,还用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故宫的9371间房间,能否和我们聊一聊您的“故宫情结”?

单霁翔:我是在北京长大的,住了很多四合院,我开玩笑说,没想到最后一个岗位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门。

我到故宫博物院之前,曾在北京市文物局及国家文物局工作过,调研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让我的视野、关注的重点紧紧锁定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文物局工作期间,很多方面的工作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博物馆管理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对故宫并不陌生。2012年年初,我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担任这个知名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看门人”。我深刻地感受到,故宫的文化底蕴深不可测,文化资源博大精深。面对故宫这处有着600年历史的文化瑰宝,面对故宫博物院这座有着90年历史的文化圣地,必须心怀敬意地加以研究、小心翼翼地进行保护。

单霁翔参加《朗读者》节目

记者:2012年年初您临危受命,执掌故宫,从“故宫黑”“故宫跑”到“故宫萌”,这六年故宫发展成绩不俗,回想当时入宫,您压力大吗?

单霁翔:2012年年初进入故宫博物院,到现在已经整整6年了。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紧迫和深刻的。必须承认,故宫博物院院长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岗位,一定要把每一件事都预想好、安排好。

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对我的能力、学识、经验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我的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分别向各位院领导讨教,到故宫博物院的30多个部处走访,利用节假日拜访在职和离退休的著名学者、文物专家和历任院领导,聆听大家的指导和建议。可以说,故宫博物院开展每一项工作,往往都深刻而多样地交织着“两难”的问题,都需要“左顾右盼”,三思而后行,都需要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加以判断与应对。

单霁翔在2012年做客人民网

记者:如果让您给这六年打个分,您给自己打多少分?

单霁翔:我觉得能打70分,比及格好一点。因为故宫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满分还远远达不到。世界上没有一座博物馆的藏品中,珍贵文物的比例占比如此高,93.2%是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我们现在努力扩大开放,希望到2020年能有8%左右的文物展出来,比现在翻四倍,这样的目标其实还是很低的目标。

到故宫北院区建成时,我们想提高到15%或16%,现在我们努力使故宫文物走出红墙,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展览,这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也让文物能够真正活起来,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只是把它们作为保管、陈列的对象。这些方面,我们确实差得还很远,我打70分绝对高了。

 

延伸阅读:

记者手记丨对话单霁翔:“我不是‘段子手’,我是讲故事的人。”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