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太阳神与廿四节气的渊源【2】
2
在中国境内有大量的有关太阳崇拜的岩画遗迹,特别是在北方岩画中出现了与太阳神有关或类似的太阳神岩画。在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麻塘坝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青海海西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都出现了相类似的图案。以岩画的形式表现太阳神,归类在人面像的岩画中,是自然崇拜类人面像岩画中的一种类型。这类表现太阳神形象的岩画,最早发现于俄罗斯境内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沿岸的岩画分布点上。太阳神岩画出现的地方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人的面部特征,头顶或头形轮廓外有一个条条长短不一,如艺线般的刻槽,外部形象又像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不论是内蒙古阴山岩画,还是江苏将军崖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还是宁夏贺兰山岩画从其面部形象,均为正面且刻画有人像的五官。其外部轮廓看,都有从头型轮廓向外射出的线槽,示太阳光芒。
这种岩画图腾中太阳的形象,是一种具有人和太阳特征的神灵形象。即有太阳一样放射出的芒状线条,又具有人的特征,表情威严,直接唤起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特别是位于贺兰山贺兰口沟内北山壁上被尊为太阳神的岩画,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不论芒线还是面部五官无不透着一种威严,神秘。岩画环眼圆睁,光芒四射,传递着王者风范,给人一种无比强大的震摄力。让人肃然起敬,对视久了感觉有种神秘的力量引导着,自觉不自觉的就想一探究竟,对其图像敬畏之意。
贺兰山太阳神岩画,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睫毛双重,神态自若,威严神武,双目炯炯有神,有令天下之势的王者风范。头部刻有羽冠饰物,共分为三圈。外部刻有一个圆圈,圆圈上刻有繁复的射线,似光芒且以冠分为两段,各为12 条长短线。中圈刻绘12 条芒线,亦是以冠为中心各为6 条线,内圈为人型面部五冠。
3
太古华夏文明所崇拜的就是以太阳神为中心。几乎太阳照耀的每个地方,都被创造出敬慕者。上古先民把太阳封神祭拜,是为求上苍护佑,多狩猎,人丁兴旺,水草丰茂。福佑他们的正是至高无上的太阳,并以部族有威望头领就是太阳神的授命,是代表太阳在地上行使权力。中国的帝王所住的王宫叫“明堂”并且实行十二月导循异室的轮居制,也是对太阳神的模仿。头戴王冠,是权力的象征,也正是太阳光照射的羽冠状头饰。按高嵩先生理论太阳神岩画图腾均属上古华夏文明始祖三皇五帝及中华文字,判定岩画的似人像是上古华夏祭祀活动中的神主。
破释贺兰山岩画决不像猜谜一样靠运气。贺兰山岩画是一个符号矩阵系统。对于它,可以用高级密码系统来比拟。对每个符号的解释,都必须遵循岩画学系统固有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高嵩先生猜想将上古华夏文明的秘密都系统隐藏在贺兰山岩画中。且逐图释意,分析出最为原始的证据“华不注时代华族古帝谱系”……华不注符号遍布全世界,也应了贺兰山太阳神的具象形象的出处(只代表高先生个人观点)。
上古华夏太阳神称谓较多,其中之一叫“太昊”,《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其壑于八区,是谓太昊,而昊字,从日而天。“昊者”明也,昊正是头顶太阳的大人(神)。
中国神话中的太阳神就是伏羲,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包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帝。帝出于震,未有年固。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张舜微《郑学丛·演释名》曾指出:《易经》中部出于震一名,帝指太阳。
对于崇拜太阳神的部落,也许来源于同一祖系,也许并非来源于同一祖系,但他们都把太阳神看做自身的始祖神,并且以其酋长常以太阳神命名。因此贺兰山岩画太阳神出现王冠和人面正是上古先民敬畏天地,崇拜太阳神的原始性了。
另外,岩画太阳神分内外三圈,内圈双环眼短眉,线条各为6 根,中间圈长短芒线为12根,而外圈芒线为24根,且以羽冠为中心左右各12根长短芒线。暗合一年12个月,以阴阳两气划分为上半年冬至(一阳生)至下半年夏至(一阴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为12个节气,共分为24 个节气。以羽冠左右各半即将上半年和下半年,也正应了阴阳学说和古老的太阴历。
4
太阳神为中心的光明崇拜,不仅构成了上古华夏先民对上古图腾宗教的基础观念而且也是对于后世文化影响至深至远的中国古老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点。虽然对于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于周秦汉之际,但这一基本观念却早就孕育在中国上古先民崇拜太阳神的母腹之中。近代梁启超仅据《国语》片段书语认为阴阳观念晚于春秋战国之际。实际阴阳之观念贯于《易经》,可以相信早在伏羲时代即已发生。在上古先民意识中,宇宙神乃由单一的太阳神与自然相结合产生了象征阳的十个天干纪日和象征阴的十二个地支纪日、纪岁的二元观念,正是阴阳学说之滥觞。
特别是上古先民的五行之历和十月之说(十月历,是刘尧汉、卢失所著《彝族天文学史》:一日三十六天,一年十个月,另外五六天过年日,一年共三百六十五天。)上古先民对太阳每日东升西落,春生夏长,秋枯冬寒周期的观察产生素朴的太阳神概念,必然产生对太阳神的敬畏。也就有了五行之说所谓五季,即五行历法。五行之历,以金、木、水、火、土五气之行划分为五季(失传于后汉)。
另外,关于历法变革与著名神话后异射日分不开。羿何许人?《天问》说: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左传》襄公四年:著有夏氏之方衰也,后羿自祖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虽羿射日是神话,实际上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文化隐义——历法变革。
《左传》昭公五年:日元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天有十日”。这表明“十日”与“十时”有关。天上并没有十个太阳,但却有以十个月数的计时制度。也就是说上古时代把一年的周期,划分为十个等分,或者说划分为十个太阳“月”。然后每月用十干中的一个字为其命名,如甲月、乙月、丙月、丁月……癸月,十干轮完,即过一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略分为十份,即每月三十六天。余五天作闰,然后周而复始。
五行之历,乃行五气之行运,《尚书·洪范》疏引汉儒郑康成说:行者顺天行气。《礼运》:播五行四时和四气而后曰“生”,古人以五种物质为象征,认为用木之季在于春,春乃天地复苏,万物得阳而生,故五行春为生;水为雨则(夏)以雨而滋成物旺盛;火季则为暑(长夏),万物荣华;寒(金)为祭在冬,成物藏伏,以祭祀天地,休养生息,待阳气发生。董仲舒《春秋繁露·五刑相生》云: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斯不同故谓之五行。十月历,重新分作十二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根据月亮的圆缺循环来确定。十二去正是用月亮命名的称号。因此每月便有了三十天。废止了每年十“日”轮流值月的办法。也正是“上射十日”。从此上古先民把太阳神一分为二。演化为日神与月神的常仪,也正是阴阳二气。
但,由于十月历的误差不断累积的结果,就必定在某一年造成历法的全面混乱。按原有十月历的预告寒季变成暑季,暑季变作寒季。这种颠倒的结果就很自然地可以转化成为这样一种新的意象: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民无所食。也就产生了后羿射日的著名神话。实际上暗示了一场重大的历法变革。
另外上古先民认为太阳和季风的形成变化,东风来时,春季降临,万物复醒。西风来临,秋季降临,万物熟透而始衰败,肃杀。南风降临,雨随暑而至,万物兴盛长旺;北风临时,寒随风到,冬季来临,万物伏敛。酷暑无风则为盛夏,亦称之为长夏,焦土为象。上古先民早已知道,不仅日夜划分,而且四季的形成变化都是由太阳决定的。这种天文知识,实际也正是形成太阳神的宇宙至上神观念和对太阳神崇拜的宗教意识。另外上古先民早已知道四季转换中风与风向的变化是一个最为明显的征兆,所以上古先民们把风看做是太阳的使者也就合理了。
其后即进入上古华夏历法上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革新时期,作为季节历法定位坐标的所谓“辰星”,亦呈现为不仅存日、月,且包括北斗、大火及水星等多种恒星、行星的非常多元的坐标系统。也就有了流传至今的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六节为一季,四季为一岁的四时廿四节气之说。
贺兰山太阳神外圈廿四芒线,以羽冠对分,各十二线也合了阴阳之数: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外张为阳,内缩为阴。上古先民观察明白,便将一年分割为冬至到夏至的上半年和夏至到冬至的下半年。上半年为阳,下半年为阴,夏至刚好过半,即阳极阴生(一阴生)。冬至对应夏至,即阴极阳生(一阳生)。夏至和冬至平分道圈,就形成了一分为二的阴阳之道。
岩画中的太阳神图腾由人面符号和芒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太阳神图腾崇拜。这种独特的符号作为上古先民意识文化与符号标志,传递的信息似乎不仅限于表象。岩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就在于它的深层内涵和复杂的符号。岩画图腾深邃的含义,唯美的图形,拙朴的线条,谱成人与自然最动人心弦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史(原始卷) 王朝闻、邓福星编著,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1992年3月
2、 贺兰山文物古迹考察与研究 牛达生、许成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3、 中卫岩画 周兴华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4、 诸神起源 何新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5、 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 高嵩、高原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6、 贺兰山岩画百题 贺吉德、丁玉芳编著,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2年8月
(作者系宁夏岩画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史研究员,二级美术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