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见证人·第五期|刘兰芳:一人一桌一折扇 万语千言四十年【2】

黄维、韦衍行
2018年08月31日08:08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评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日渐丰富,对说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觉得评书这些年来的发展对说书人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刘兰芳: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作为一名说书人,只要能拿出好的作品,就能获得很多演出机会,因为热爱评书的人仍有很多。但现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多了,手机一拿,席地一坐,全世界的新闻尽收眼底。让人们放下手机,牺牲两个小时听你讲评书,如果他听完后认为这两个小时过得值,那就是成功了。挑战便在于此——老百姓的欣赏水平逐日提高,评书人要有真才实学,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都应该保持高水准,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

刘兰芳在“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上表演

人民网: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高水准?

刘兰芳:高水准的作品应该是既有思想性,又兼顾趣味性,要寓教于乐。无论是评书、戏曲或者其他曲艺形式,要宣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决不能哗众取宠、流于庸俗。

当然,光把正能量讲得头头是道也不行,作品必须得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有待于艺术家们提高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水平。练好手眼身法步,融合时代元素,这门语言艺术才能真正说到老百姓的心坎儿里。

我创作、改编、演出的很多作品,都特别重视体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故事本身也悬念不断、引人入胜,老百姓爱听,听完之后又能得到启发。我想,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我的评书才广受大家的欢迎。

人民网:我们知道您有一个外号叫“全国粮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外号的由来吗?

刘兰芳:这个外号是老百姓给我取的,不同的方言都可以讲评书,而我讲的是北京评书,无论到哪儿演出观众都能听懂,老百姓就给我取了这个外号。每到一地,观众的厚爱都让我倍感欣慰。我刚开始正式表演的时候走遍了祖国大地,而且不是一个地方蜻蜓点水演一场就走了,我曾经九下河南,十下山东。当时正值《岳飞传》风靡全国,我在安徽一个省就演了35天,每天演出两个小时。在凤阳县梅村的时候,我一进村,就听到鞭炮齐鸣,许多人挑着比我个子还高的锣,一边打,一边唱。虽然我当时还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但是有一句我听懂了——“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刘兰芳。”盼我干嘛来了?说书来了。让我感动得眼泪哗哗直淌。

今年正月十三,我还去了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天气虽然寒冷,地面上还结着冰,但观众的热情却不打折扣,我在舞台上往下看,人头攒动,让我非常感动。我一定在有生之年尽我绵薄之力,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刘兰芳在马街书会上表演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您觉得扎根人民给您的艺术生涯带来了哪些感悟?

刘兰芳:参加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我五十多年艺术生涯中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这次文艺座谈会对我而言,无论是人生道路还是艺术道路,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总书记讲话中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句话让我有着极大的共鸣。我们的文化艺术越到基层越受欢迎、观众越多。我们文艺工作者需要走下去,在人民群众当中扎根,这样才能够有生气,才能够将我们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作为文艺工作者,要从人民中汲取营养,永远为人民服务。到基层演出能让人感到真实、亲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的第二天,我赶往安徽宿州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牵手留守儿童的义演;几天后又赴河南宝丰马街书会,为基层文艺工作者进行示范演出。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的时代命题。

不舍观众 鞠躬尽瘁为传承

人民网:您今年已经74岁了,仍保持着很大的工作量,既要录书,还要下基层演出。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您继续前行?

刘兰芳:首先,我觉得评书确实是一门学起来非常困难的曲艺,我在初学阶段也吃了不少苦。我认为,评书应该是“学到老说到老”,我还要继续研究评书的艺术和它的精华,把评书传承下去,通过评书给世人、给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其次,我舍不得观众,观众的热情依旧激励着我前行。我岁数大了,每次演出结束都搞到非常疲累。但我只要一站上舞台,观众的掌声、笑声就鼓舞着我,让我觉得自己还年轻。不管台下是几千人或者是几万人,观众的掌声就是给我的最高奖赏。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还想继续为大家表演。

人民网:您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评书,然后将评书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您觉得评书艺术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刘兰芳:说书给予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心怀感恩。我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我作为说书人,能做的就是到基层为老百姓演出,用自己的作品和表演来回报老百姓对我的热爱。

虽然我有点说书的本事,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没有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视、没有人民对我的厚爱,我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周总理把文艺工作者叫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对得起这个名字。文艺工作者应该永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创作更多正能量的好作品。我们也许只是社会里的沧海一粟,但是如果能做到为国家、为人民做些贡献,就不枉为人的一生。

刘兰芳在练习新长书《彭大将军》(摄影:陈悦)

人民网:您刚才也提到,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评书这门传统的曲艺中去。您觉得评书该怎样才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热爱呢?

刘兰芳:年轻人喜欢评书,是因为评书的语言很俏皮,南方叫“噱”,北方叫“包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抖一些包袱,让年轻人觉得有趣,自然就会喜欢。说到底,我们说书的内容要为现代人服务,才能吸引听众。

跟先辈比,我们现代的评书已经有了一些创新,而且舞台上的形式也有所改革,很多时候不方便,醒木和桌子都没有了,站着就可以说。更主要的是内容和语言的革新,老书新说,旧书新评。我们要适应年轻人的需求,让他们理解并喜欢我们的传统艺术,这样才能让传统的民间艺术焕发青春。无论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喜欢的网络语言,我们也会选择性地用一些。好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的语言更适合今天的观众。

人民网: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听评书的人其实没有减少,只是收听的方式不同了。您觉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评书艺术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

刘兰芳:评书的传承很难,很多观众以为演员在台上说了15分钟就叫评书,比如“温酒斩华雄”、“岳飞战吴珠”等等,这些是单段,学起来容易。真正的评书是长书,少则三五十万字,多则逾百万字,能每天讲两个小时,讲一年都不换书。

在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之下,这些年来听传统评书的人也少了。学习评书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且学成之后也不能确定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很多对评书有热情的年轻人因此而无奈放弃。所以我希望国家能在政策上给予学习评书的年轻人一些鼓励,能让他们安下心来将评书艺术学透、学精,将评书发扬光大。

当然,近两年评书发展的势头整体还是非常好的,北京卫视的《北京评书大会》将评书重新带回到了电视荧屏,网络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听书、说书。在此我也借人民网这一平台向社会呼吁,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评书、热爱评书,让评书这门古老的民间曲艺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