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纳合拍《埃博拉》 讲述非洲珍视的"中国故事"

2018年09月04日08:3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讲述非洲珍视的“中国故事”

  “我身边的非洲医生同事,我们科的护士,我照顾的病人,全都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自己也被隔离了20多天”。尽管已经过去了4年,但2014年参加第23批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的曹广医生,依然记得当时的危险情景。

  2014年,西非多国暴发埃博拉疫情。当时西非地区有2万多人被感染,死亡率一度超过了60%。在其他国家纷纷撤离医疗人员的情况下,中国展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卫生援外行动,累计向疫区及周边13个国家提供了总价值超过1.2亿美元的援助,派遣了1200多名医护人员,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疫情逐渐被扑灭后,只要提到那场“战争”,西非人民总是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最棒”。当时参加医疗队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认为,正是由于共同付出的血汗,才让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第一线的中国与非洲医疗人员,真切地体会到胜利之后的欣喜。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前夕,由中国与加纳合拍的故事片《埃博拉》在北京正式签约启动,影片就取材于这段中非共同的兄弟故事。

  影片中方出品人沈健说:“中国援非抗埃医疗队是一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高超娴熟的技能,与非洲人民共同谱写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篇章。”影片加方出品人阿尔伯特·门萨则认为,加纳曾是世界卫生组织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指挥总部,加纳电影界亲眼见证了中国援非抗埃医疗队在西非救助埃博拉病患的全过程,此次《埃博拉》将开创加中两国电影合作的先河。

  非洲驻华使团使团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维克托·希科尼纳对记者直言:“必须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是中国医疗队帮助非洲战胜了埃博拉疫情,这是一个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事情,象征了中国和非洲国家的风雨同舟。”津巴布韦驻华大使保罗·奇卡瓦对记者说,“非洲的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个派出医疗队,这意味着中国第一时间就决定了要与非洲共同直面危险,这是其他国家都做不到的。”

  正是在面对像埃博拉疫情这样的危险时,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让中非人民的心越贴越近。正如加纳驻华大使爱德华·博阿滕对记者所说,“中国曾经给予非洲很多的慷慨援助和有力支持,但像共同抗击埃博拉疫情这样的故事,是非洲最珍视的‘中国故事’”。(本报北京9月3日电 本报记者 李曾骙 焦授松)

(责编:邹菁、吴亚雄)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学好“四史”,传承红色基因(人民时评)
  2. 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5. 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