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唐诗路 梦回天姥山(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本报记者  郑海鸥

2018年10月03日07: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首千古名篇带世人领略了神奇天姥山(上图,资料图片)的瑰丽与奇特,分享了诗仙的豁达与不羁。天姥山也由此名声大振、流传千古。

  李太白梦游天姥山

  天姥山地处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东南部,留存有“天姥古道”,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天姥门户新昌县班竹村出发,植被葱茏,空气清新,任继愈先生题写的“天姥山”三个大字立于路边。攀天姥古道,登会墅岭,可遥望天姥主峰,远处群山绵延、比肩接踵,“连天向天横”。古道旁有古泉眼,泉水清冽,沁人心脾。

  据《天姥山志》主编徐跃龙考证,到了晋宋时期,谢灵运与这座被赋予瑰丽神话色彩的天姥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云:“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

  岁月流转到唐代,李白初出四川即有《秋下荆门》,其云:“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表达了对剡中的仰慕。李白想循着谢灵运的旧径上天姥山,找寻“谢公宿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因为谢灵运和李白,天姥山声誉日隆。实际上,李白之外,仅唐代就有几百位诗人不吝对天姥山的赞美。据不完全统计,唐代以天姥山为题材的诗歌多达400余篇。

  千首唐诗铺就唐诗路

  登天姥山、飞度镜湖、至剡溪……李白诗歌中的这一路线,构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部分。从地理上来看,浙东唐诗之路从钱塘江出发,经绍兴,自镜湖向南过曹娥江,溯源而上,入浙江剡溪,走新昌的沃洲、天姥,过天台山石梁飞瀑,干线支线加起来总长1000多公里,穿越近30个县市。

  据“浙东唐诗之路”概念的创立者竺岳兵考证,共有450多位唐代诗人为这条道路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王维、李白、杜甫、元稹、温庭筠、颜真卿等大师均留有名篇。他们有的失意而来却乘兴而归,有的欣喜而来并长久停留……1993年经过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多次论证,“浙东唐诗之路”正式定名。新昌县对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也持续到现在。

  如今,这条唐诗铺满的古道留有众多古驿道、古石桥。驿道多为鹅卵石铺就,经历了千百年马蹄和脚步的亲吻,风雨和岁月的冲刷,石子个个光亮温润。古道上,青草与石子和谐自由地生长,愈显自然的亲切和岁月的光华。

  厚重文化为旅游增辉

  “自古以来,浙东既以奇山异水驰名海内,又以人文遗迹享誉世间。当年李白、杜甫不远千里扬帆游浙,吸引他们的既是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也是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同样,今天的唐诗之路也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方面的意义。游者至此,定可获得山水美景与唐诗神韵的双重审美享受,从而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与悠久文化的热爱。”著名学者莫砺锋说。

  新昌县依托浙东唐诗之路遗存的古驿道、古石桥等众多历史文物资源,在横板桥村、班竹村、会墅岭村、茅洋村等地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在古驿道两旁进行景观维护和民居改造,村民背唐诗、贴唐诗,游客络绎不绝。

  浙东唐诗之路的名气日盛。新昌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雪军说,全县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59.1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20.87亿元,增长104.45%;旅游总人次从2012年的680.77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396.65万人次,增长105.15%。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提出“建设新昌天姥山·十里潜溪旅游度假区、神仙居悦城、天台山和合小镇等项目,重现浙东唐诗之路”。新昌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新昌县的“天姥山”是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古道上最耀眼的明珠。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03日 07 版)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学好“四史”,传承红色基因(人民时评)
  2. 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5. 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