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在探索中奏响时代主旋律

2018年10月18日09: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在探索中奏响时代主旋律

改革开放40年,市场经济就像只“看不见的手”,默默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使文化艺术的形态和内涵变得复杂多样。中国电影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这一发展进程,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中动人的一部分。

回顾中国电影这一路的艺术轨迹,其美学流变与文化变迁之脉络清晰可辨。从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到如今的中国电影新力量,从露天地里看电影到在3D巨幕、立体声环绕的电影院观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拍摄再到如今的VR技术介入,中国电影人从个体心灵的感伤抒情中“苏醒”,在对影像造型美的寻觅中进行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探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严峻考验,在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下奋力前行,更在多元文化并存交融、科技进步的背景中,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了产业的成熟发展。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对中国电影再回首、再审视,梳理那些变革的来龙去脉,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或可为今后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发展与文化创新指明方向。

从荒芜中复苏

40年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层面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电影业逐渐从六七十年代“八亿人民八部戏”的荒芜寂静中复苏,创作思维突破了以往的诸多思想桎梏,主体创新意识越来越强。

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的是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城南旧事》以串珠式的独特结构,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的三段故事,如多棱镜般从不同角度折射时代历史风貌;《小街》大胆采取多结局的开放形式,让观众在思考和讨论中追忆逝去的青春岁月,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理解;与以往战争题材影片大不相同,《小花》通过具有视觉形象的典型动作,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试图以情感人……这些电影打破了戏剧式结构,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从凡人小事中开掘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哲理,在展现现实生活的同时映照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

之后,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第五代导演怀着创新激情走上电影创作舞台的中央,奉献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标志着第五代导演崛起的里程碑之作《黄土地》以静默无声的镜头语言和大色块造型,营造出深沉内向的感情基调和醇美厚重的美学意象;亚洲首部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红高粱》色彩浓烈,风格豪放,赞颂中国老百姓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还有《孩子王》《菊豆》等,这些作品不仅在镜头语言、画面处理上进行大胆地艺术实验,还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去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揭示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探究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

在变革中坚守

第二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转型阶段。尤其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电影业开始探索以市场经济规律为指导的企业化运作方式,在发行环节上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制片业股份制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步入了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起来。面对初兴的电视业和风靡内地的港台影视剧的激烈竞争,中国电影业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市场萎缩,观众锐减,票房不佳。在低迷之中,《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以风趣幽默自成一派的喜剧电影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找到了一条类型探索之路。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开始参与到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来,增强了商业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为新世纪商业大片的繁荣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中国电影并未停下艺术探索的脚步。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成长起来、亲身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带来各种变动的第六代导演以异于前辈的电影观念和表现内容出现在影坛。他们的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叙述琐碎的日常,表现普通人的内心情感和生活状态,别有一种人情味和真实感。

在市场中探索

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200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2001年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一系列政府举措为中国电影业深化改革、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电影业逐渐从20世纪末的低潮中走了出来,开启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票房,全国电影总票房2000年还不到10亿元,2017年已直逼600亿元,十几年间涨了数十倍。中国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领域的准入门槛逐步降低,电影投资主体愈发多元,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创作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类型生产和艺术探索也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时代来临,互联网技术与思维介入电影业,带来了电影媒介融合、理念变革和人才跨界的新可能,逐渐形成了“互联网+电影”的大产业格局。在此过程中,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面坚守艺术质量和美学品位,一面转换思路以适应市场竞争,中国电影新力量集群式涌现,携着风格各异的作品抢滩大银幕,逐渐成长为市场主力,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中美、中韩等国际合作不断增多,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一派海纳百川、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商业化、大制作的《英雄》初露峥嵘,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电影业开始朝着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开去。随后,《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等中小成本类型电影次第涌现,以小博大。《战狼2》《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主流大片将爱国情怀与军事动作类型相嫁接,寻求主流价值表达与商业元素的最大通约性。凡此种种,使中国电影呈现出类型化趋势和多元化格局,在与美国大片的较量中逐步由被动变主动,由劣势变优势。

经过中国电影人多年的实践,中国已发展成为电影大国。总结经验,有三点十分重要:第一是必须解决观念问题。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观念革新的过程。艺术气息浓郁的作品市场成绩差,商业气质显著的影片艺术质量不高,这成了长期困扰电影工作者的问题。40年来,中国电影通过摸索,建立商业文化背景下的电影工业美学观念,逐渐找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契合点。第二是必须多元化发展,包括创作主体、投资主体、类型、风格、题材等。文明富足的社会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文艺生产应该致力于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国产电影唯有让多样题材百花齐放,各种类型遍地开花,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差异化的艺术、美学需求。第三是将改革成果上升到法律层面是非常必要的。2017年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将电影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使中国电影迎来“法治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接着讲”,继续走,就会迎来一个更新更美的新时代!

(作者:陈旭光,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邹菁、吴亚雄)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学好“四史”,传承红色基因(人民时评)
  2. 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5. 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