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舞台的魅力

——观话剧《特赦》

王 卓

2019年01月17日05: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话剧《特赦》剧照。
  王昊宸摄

  施剑翘复仇的故事,堪称民国时期最轰动的一桩“奇案”,许多文艺作品都曾以此为素材。1935年秋,下野军阀孙传芳在天津的一处居士林内遇刺身亡,女刺客施剑翘在得手后,并未选择逃脱,反而高喊自己是“为父报仇,绝不滥杀无辜”,转身投案自首。在长达近一年的法庭审理中,此案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最后,施剑翘以“特赦”的方式重获自由。

  不久前,国家话剧院创排的话剧《特赦》,将这个故事重新搬上舞台。但是,与电影《一代宗师》和《邪不压正》表现施剑翘“十年磨一剑”的复仇经历不同,《特赦》将关注点聚焦于法庭的审判过程,以及当时的社会舆论和民众心理。

  《特赦》的编剧徐瑛,在编剧界很有名气,此次作品延续了他“凛冽”的风格,以笔为刀,直指人心,振聋发聩。在剧本的构思上,从天津地方法院到河北省高院,再到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三次庭审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既交代了剧情,又毫无冗余之感。报童的吆喝和两段传统戏曲的串场,暗含了舆论对这场审判的干预,同时又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首次庭审,在密集的鼓点声中,四位律师同时搬起椅子,朝向观众落座,法庭庄严肃穆的气势扑面而来。控辩双方大段辩论台词,凸显了编剧的功力。徐瑛将法律名词与口头语言巧妙结合,半文半白的台词并没有给观众造成理解障碍,通过节奏和韵律的设计,台词变得朗朗上口,为整部作品平添诸多灵动气韵。

  同样广受好评、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的,还在于导演李伯男的精彩调度与舞美设计刘科栋的匠心独运。

  《特赦》的舞美采用了罕见于国内的双层舞台——上层是法官席,下层是律师席;上层是戏台,下层是观众;上层走进回忆,下层突出现实;上层是面对亲人的私人空间,下层是面对媒体的公共空间……法庭内外、时空交错、虚实结合,带领观众现场穿越,甚至产生了一种蒙太奇的效果。双层舞台设计一景到底,对导演的调度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李伯男熟练运用音乐和光影变幻,时而紧张激烈、剑拔弩张,时而温情脉脉、略见悲凉,给观众在密集的烧脑台词之后留下一些喘息空间。

  从当年几乎一边倒的同情支持作案者,到如今冷静沉思法律的意义与尊严,剧里剧外社会心态的变化,折射出人们法治观念的进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17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3.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