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给孩子的京剧

——《藏羚羊》十年千场的启示

周飞亚

2019年01月31日04: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久前,梅兰芳大剧院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演出。浙江京剧团和青海省演艺集团京剧团“东西合璧”之作——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演出满十年、过千场之际,特意举行的一场纪念性演出。千场演出,这些演员场场不落,当初舞台上十五六岁的稚嫩少年,如今已经变成二十五六岁的成熟青年,依然感动着观众。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藏羚羊》的合作正式开启。藏羚羊是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5只“福娃”之一;在可可西里那片堪称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上,这种精灵般的动物的不幸遭遇,也深深牵动着人们的心。青海京剧团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题材,想要以少儿京剧的形式来表现。当时,京剧团有43名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年轻演员,急需一部适合的剧目来磨练;而在全国京剧团中,浙江京剧团有较为丰富的少儿京剧创作演出经验,此前他们已经创演了《寻太阳》《孔雀翎》等4部戏,获得过诸多国家级奖项。这次跨越半个中国的联手,可谓天作之合。

  果然,剧目推出后好评不断,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金奖”、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等多个奖项。10年期间,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无疑是《藏羚羊》成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日益觉醒,这部戏回应了现实关切。再加上青海特色文化资源与京剧艺术的创新性结合,使它很快成为青海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剧之一。

  少儿京剧不仅是京剧,更是儿童剧,要考虑儿童的观赏需求。因此,《藏羚羊》并未严格遵守京剧象征性极强的程式化表达,而采用了实体布景和道具。服饰夸张活泼,富有卡通意味,从中又能看出京剧传统扮相的影子,比如公羚羊的长角,戴在演员头上,俨然像是短一号的雉毛翎;扮演雪狼的演员全身衣白,脸上也涂着类似奸臣的“白脸”,既是模拟雪狼这种动物的毛色,又用京剧语言暗示出其性格的奸诈狡猾。剧目着重突出“唱念做打”中的“打”,用精彩热闹的武戏来吸引儿童的兴趣,表演藏羚羊的演员们在舞台上经常会连续翻一长串跟头,其中不乏高难度的空翻,完美展现了藏羚羊轻灵矫健的身姿,每次都引起一片喝彩。

  剧中还融入了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猎羊歌》,作曲将现代踢踏舞的节奏性音乐融入京剧唱腔之中,产生了一种狂野的律动感,将盗猎者残忍、暴虐、因贪婪而疯狂的情绪很贴切地表现了出来。“一两毛一两金/一张皮一幢楼/风再冽雪再狂/山再高路再茫/挡不住发财路……”歌词内容跟音乐语言十分契合,朗朗上口。

  十年千场,对于少儿京剧是非常罕见的成绩,正是题材的正确选择、艺术表达的融合创新等各方面因素,使《藏羚羊》能够完成这一任务。其成功经验,当能对少儿京剧的创作产生一些启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31日 20 版)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3.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