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序与跋)

——《刘诗白选集》序

张卓元

2019年02月19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挚友和老学长刘诗白教授在其鲐背之年,集其70余年之研究成果、聚其经济学和哲学思想之大成的《刘诗白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喜事。有幸应邀,欣然为之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回顾过去,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中国经济学家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厥功至伟,他们敢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穷尽智慧,为探求真理、为学术使命而跋涉,扎根中国大地,用中国自己的语言逻辑和概念体系,实践着经邦济世、载德立言的崇高理想。刘诗白是此中一位佼佼者。

  我与刘诗白教授已相识相交四十载。1978—1979年,刘诗白教授从四川财经学院借调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参与时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的许涤新同志为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辞典》的编撰工作。当时我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刘诗白教授在同一层楼办公,我们由此相识并成为好朋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我们还都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应用经济学评议组成员,每年评审课题都要相聚一次。在我担任《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和主任期间,也多次编辑过他的来稿,其独到深邃的学术见地和飘逸潇洒的笔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后,在我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和《经济研究》主编期间,每逢重要学术活动,刘诗白每请必到,对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2001年,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的大力倡议下,在刘诗白教授的策划下,中国一所知名的民间学术机构——新知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由汪道涵同志任名誉院长,刘诗白教授任院长,我与其他三位同志任副院长。大家以研究院为平台,一起工作,从事重大课题研究,并先后多次召开资深学者研讨会,出版了几本研究成果专辑,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我还记得2001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新知研究院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的情景。当时国内知名经济学家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我们围绕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问题展开讨论。刘诗白教授提出:商业劳动、服务劳动和高科技劳动具有价值创造的功能,我也认为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一般第三产业劳动参与了价值创造的过程。我们在很多理论领域的见解是一致的。

  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应该说,刘诗白教授成功地构建起了一套对中国改革实践富有解释力的严谨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有益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正是由于他的学术贡献和影响,2013年,他入选了由钱伟长先生任总主编,我、厉以宁、吴敬琏任主编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2017年,92岁高龄的刘诗白教授由于在70多年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可谓实至名归。还有,由于他在经济学界具有崇高声望,西南财经大学特地设立刘诗白经济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已评三届。

  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经济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张卓元、高培勇主编),旨在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留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彰显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功绩,继续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同时,帮助人们走近中国经济学家,了解他们的治学历程、学术见解和成功经验,领略他们的丰富人生和理想情怀。经过编委会提名、投票和遴选,刘诗白以卓越的贡献和卓著的声望入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而《刘诗白选集》的问世,恰是对他学术贡献和影响的最好注脚,可谓正逢其时。在此,再次向我的老朋友老学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敬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本文为《刘诗白选集》序言,本报编发时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9日 20 版)
(责编:冯粒、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3.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