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家乡醇

段  伟

2019年03月11日07: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山为茶骨,雾为茶魂。

  茶贵春早。清明至谷雨,是家乡云雾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二十天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或“谷雨茶”,一天一个味。

  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这是连山连水的翻涌,接天接地的浪漫。“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林初盛,漫山的茶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茶带随着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老屋位于一个小山村,千山环野立,一水抱村流,翠竹满崖,树木成林。这阵子三嫂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了。我回老家体验提筐摘茶的乐趣时,三嫂已将满满一背篓茶叶搁在厅堂里。阳光透过晨雾,一缕缕地洒进厅堂,满脸汗珠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躬身把茶叶倾倒在篾晒垫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把其中的老叶和碎枝拣起丢掉。

  “肥壮嫩绿的芽子,成片成片的呢!”三嫂立起身,嘟哝这么一句。“真正的无公害,只是人手不够,兄弟回来的真是时候,我们上山吧。”三嫂笑着招呼我。

  “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我们村里的茶园不规则分布在几个山坡山岗上,经过祖辈汗水的浸泡,多年代谢,酝酿出赏心悦目的模样。清明前后,晴雨交替,山坡上积蓄了一冬养分的茶芽,焕发活力。一片片小小的葳蕤,存储着春光,或清朗明洁,或云雾缭绕。大自然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封存在一枚枚圆润饱满的茶芽里。云雾茶,山泉冲泡,汤色透亮,醇厚甘甜。

  采茶、晾茶、炒茶、卖茶,茶香升腾,由此及彼,湾湾相连,随风千万里。记忆里,茶叶是当地庄稼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孩的学杂费、家庭的开支皆巴望在茶叶上。一到采茶季节,村里一派繁忙,茶园里到处晃动着采茶人的身影。起早摸黑的采茶人,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歌声留在了茶山上:“温泉泡开绿春蕊,翩翩起舞味道佳。淡淡茗香醉远客,浓浓深情敬爹妈。”歌声如溪水般清澈透亮,在高低浓密的茶树中,冲过来,撞过去,有一种生命原始的力量,荡人心魄。

  午饭过后,东边晴空万里,西边一片乌云,衔来一阵雨。三哥说,该炒茶了吧。三嫂便忙着收拾了碗筷,洗刷铁锅。灶膛里火烧得很旺,铁锅热烫起来,就把茶草倒入。三哥双手不断翻动着茶草,传来茶草爆响噼啪的声音,待到叶质如绵、清香初露,三哥让它们起锅,放到簸箕里,不停地揉捻,茶草成条后方由三嫂摊放到火塘上的竹罩子里烘烤。如此反复两次,至细秀卷曲,白毫显露,茶叶才幽香沁鼻。

  傍晚时分,三嫂端坐在庭院,将做好了的成茶置于簸箕里摊凉,再次拣去非茶杂物、茶梗。然后挑选条索均匀的茶叶分装到锡箔袋里,一溜地排过去,像整齐的城垛,颇有成就感。看我入神的样子,三嫂说:“兄弟,你来一杯啊!”

  我抓起一小撮茶叶放到洁净的玻璃杯里,开水冲下,茶叶升腾。细啜轻品,入口亲和,舌上粒粒滚动,滑润清甜,儿时那摄人心魂的栗香顺喉而入,让人通体舒畅。我脱口说:“好茶啊!一点也不比名茶差。”三嫂答道:“是啊,纯天然的呢。”接着说:“成片成片肥壮嫩绿的芽子啊!”

  半个多月茶叶采摘,三嫂显得有些疲惫。三哥叫三嫂不要太累。他说,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分了一块茶园给他家,采摘的茶草大部分卖给了茶商,吃“茶叶饭”就足够。但三嫂闲不住:“总是靠扶持像什么话?得攒点小钱找机会生大钱。”

  吃罢晚饭,我准备回城,三嫂递给我一包茶叶,笑着对我说:“这是给你的!”我接过来,茶叶似乎还有炭火的余温,让人暖心暖肺,入骨入髓。

  “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看到哥嫂们今日的生活光景,喝过家乡的茶,我感到,血液里有了新的重量。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11日 20 版)
(责编:马昌、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3.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