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潋滟西涧湖(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本报记者 游 仪

2019年04月13日04: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西涧景色。
  本报记者 游 仪摄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游人来滁州,常问西涧在何处。被领至上水关,向西远眺,心生疑问:原以为西涧该是条小河流,竟如此辽阔。纵目所及,波光粼粼,红瓦小亭,独倚水面。再往西,视线陡然被一座大坝挡住,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大坝于1958年修建,所形成的水库名为西涧湖,控制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总库容量8525万立方米,滁州城百姓的饮用水皆由此而来。如今的滁州西涧,指的正是上水关及西涧湖往西的那段水域。两山夹一水,河面清且静。登坝远望,虽不见古时韦应物笔下所写之西涧,但仍可于高楼林立之间,看到丛丛芦苇迎风荡漾,绵延山脉倒映河面,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公元781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他在滁州生活三年,游遍这里的山山水水。滁州西涧的波光潋滟,藏在韦应物的诗情画意里。“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在滁州的两年多任期里,韦应物观流水潺潺,赏琅琊深秀,寄情于山水,修身且养性。即使两年后罢任,他仍闲居滁州西涧,有时深入田间,寄宿农家,偶尔独步野外,不舍此间美景和悠然心境。

  原来当年的滁州西涧,被当地人唤作“小沙河”。据《琅琊人文》一书,“西涧本属小沙河,西部山区汇集的水自西向东合金家桥下之水为乌兔河,东入上水关,过广惠桥、通济桥、三元桥穿城而过,出下水关入清流河。因其主河道在滁州城西,故名西涧。”清光绪年间的《滁州志》对此也有记载。小沙河曲折穿行于城西群山之间,沟通龙蟠、三岔河、茅草岭、赤湖铺,最后经乌兔河入上水关,绵延50多公里。

  韦应物当年所见涧边幽草,树上黄鹂,野渡小舟,可还能寻见?至距离西涧湖20多公里车程的赤湖铺,或许能了却夙愿。站在赤湖铺桥上远望,两侧高山耸立,竹林苍翠,野草丛生,小溪潺潺。夕阳静静地倒映在水面上,和古桥的影子交相辉映,风一起,吹皱一湖春水。

  游人来寻“滁州十二景”之一的滁州西涧,少不得也要爬一爬琅琊山,游一游清流关。滁州西涧,位于两山之间,右侧清流山,左侧琅琊山。清流山乃江淮分水岭,山口一座清流关,有九省通衢之称。现如今还能看到清流关关口两边残存的青石路面古驿道,虽年深岁久,石板上仍清晰可见被古代铁箍车轮碾出的深深车辙。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3日 05 版)
(责编:马昌、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3.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