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比数量不如比收获(读者之声)

□ 郭元鹏

2019年04月19日04: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片来自网络

  3月30日,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序幕。来自广州图书馆的邹崇闻同学勇夺“冠军之星”称号。年近8岁的他,阅读量大,涉猎范围广,借阅量高达1123册。

  调查显示,孩子是阅读的主力军。在很多人远离读书的时代,这固然是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的新闻。但是,当我看到“阅读冠军”是一个8岁的孩子,而且他一年的读书记录是1123册的时候,还是被“震惊”了。

  一年365天,1123册图书,平均一天的阅读量在3册以上,如此阅读量,一个8岁的孩子如何承受?

  阅读是一件需要提倡的事情,它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我们倡导全社会都来阅读书籍。不过,一个8岁的孩子,还应该拥有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年。

  假如说,“8岁孩子一年读书1123册”是父母引导或是逼迫的,则问题就会更大。作为家长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读书郎”。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限度,超越了限度则有百害无一益。一味死读书,孩子会丧失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经历、体验、知识和能力。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将孩子完全禁锢在书本里,“死读书”“读死书”。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在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包括读书竞赛等。可是,我们看到的评选活动,基本上都是以阅读多少论英雄。江苏南京市有一位教师被评为“读书冠军”,她每年的阅读量为1200多册书籍。问题是,作为一位教师,平时要给孩子上课,回到家还要照顾家庭,这1200多册图书是如何阅读完的?真正做到仔细阅读了吗?

  读书是个好习惯。但是读书更需要“细嚼慢咽”,只有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在开展“读书冠军”评选的时候,不能只看阅读书籍的数量,更应该看阅读书籍的收获。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8岁孩子一年读书1123册”,如果只图数量,这样的读书不宜提倡。

(责编:岳弘彬、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3.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