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4项考古成果发布

●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   ●湖北胡家草场墓地 <br>●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

2019年05月08日05: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M324头箱随葬器物。
  国家文物局供图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赵晓霞)国家文物局日前在京发布“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发布了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湖北胡家草场墓地、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和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等4项考古成果。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均发现自各地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三二四号墓出土324枚战国楚简,载有东周时期12位楚王谥号和部分楚国高级军事职官名称以及周武王、周公旦相关事迹,部分内容不见于典籍,为佐证西周初年重大史实、研究楚国历史和政治军事思想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湖北荆州胡家草场墓地十二号墓出土简牍4546枚,为历年来中国单座墓葬出土简牍数量之最,内容包括历谱、编年记、律令、经方、遣册、日书等,种类丰富,是中国简牍考古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将有力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为中国较早出现的砖室墓,造型别致,做工精美,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墓葬时代、墓主信息明确,为研究西汉晚期葬制葬俗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发现两座目前所见十六国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相对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的墓葬,出土文物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民族融合背景下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特点,许多墓葬建造规制与方法开隋唐时期葬制的先河。

  据悉,“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十三五”时期以来,“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进展顺利,不断获得重要发现,各考古科研单位应进一步提高学术意识,不断推动重大考古学和历史学问题研究的深入。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3.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