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国家形象塑造(设计之美·新时代 新生活)

高世名

2019年07月07日04: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建筑外景。

  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彰显文化自信,如何在文脉传承中与世界对话,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命题,也是艺术院校建设发展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师生,均参与了北京“十大建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代表国家形象的大型工程的设计。如今,以传统文脉、学院智识、视觉表达助力国家形象塑造,也同样是艺术院校的光荣使命。

  本土与全球互通

  20世纪初,各美术院校纷纷更新办学理念,回应东西文化碰撞,紧跟时代变革。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学院办学理念从建校之初的“中西融合”演进为“全球本土”双轮驱动,校内的两座博物馆即生动体现了这一理念。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极具东方韵致之美,展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的生活现场和乡土情怀;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彰显全球现代设计面貌,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两座博物馆虽风格、内涵迥异,却共同营造出本土与全球互通、传统与当代交融的中国形象。

  大学校园的营造,不仅重在功能体系的优化完备,更重在自然与人文空间的构建,这代表着中国人智识培养与人格塑造并重的教育理念。将传统建造、人文思考、艺术表达等铸为一体,打通传统和现代建筑语言及建造技艺之间的隔阂,应成为中国艺术院校基于自身优势深挖传统的着力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广泛应用夯土和江南旧屋的老砖瓦,使历史记忆与乡土情怀交相辉映。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就地取材、师法自然,使建筑在山川中随形就势。这样的校园既体现了林泉雅居的书院传统,也蕴涵着雅正质朴的审美意趣,更彰显出空间营造与心灵塑造共构的大学理念,成为展现中国教育文化形象的一扇窗。

  传承与创新交融

  21世纪,人类正经历新一轮科技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生活。技术变革的颠覆性、中华文明文化符号的丰富性与中国地域形象的多样性,不仅为在地化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多层次,更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拓展出多元维度。如何运用新技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多重意涵,借由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折射出层次丰富、内涵深厚的中国形象,是诸多艺术院校在文化实践中长期思考的问题。

  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场馆设计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于中华美学的风雅中融入创新的时代感。场馆对江南本土建筑风格进行现代性转化,建筑外立面以数万根钢索构成网状肌理,以丝、线象征江南蚕桑文化与连通世界的网络。场馆创造性地提炼出江南水乡与网络社会的内在共通处——散点式互联,引入“小活动场所系统”概念,于场馆中建成诸多类似小亭和围廊的小场所,供展开非正式小型讨论。这与网络社会独立却互联、节点分散却资源共享的特质相呼应。由此,在神、形两个层面上,江南风情与网络社会、乡土中国与时代生机交互共生。

  除此以外,无论是中央美术学院参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形象设计,还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与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均在挖掘、承扬传统文脉的同时,将立体可感的新媒体技术融入设计实践,创新表达方式,勾勒出一幅包容大气、活力喷涌的强国画卷。

  理念与视觉并重

  在中国人文传统中,艺术创作的要旨在于承载和传递价值观,即“文以载道”。这一观念深切影响着当代的艺术创作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

  2013年,中国美院成立视觉中国研究院,旨在建构以视觉文化为特征的中国学研究系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觉表达与社会美育体系,打造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视觉通道。由外交部有关部门与中国美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的“艺术使馆”工程,以我国对外使领馆为平台,通过中国书画、手工艺品等艺术作品的策划和展示,将外交空间转化为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的场所。其中,法国大使馆以“山高水长”和“天工开物”为设计主题,复调式地呈现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造物观,赢得法国各界赞誉。“山水宣言”特展则是中国美院发起的以中国画、新媒体等多种媒介,系统探索山水精神的系列计划。近年来,“山水宣言”先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莱茵宫、德国卡塞尔贝尔维尤宫、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等世界各地展出,传递出山水中蕴含的中国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世界观。

  艺术无需翻译,是具有直观感受力与说服力的传播媒介。多年来,国内美术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学科、校园建设等优势,以坚实深远的文化底蕴,面向时代、放眼全球,助力国家形象的视觉表达与文化传播力建设。实践证明,以视觉方法活化中国传统,以视觉产品承载中国精神,以视觉语言述说中国故事,以视觉文化彰显中国风度,可以更好地展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打造中国人的精神图谱。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7日 08 版)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会员发展公示
  3.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4. 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
  5. 陈国猛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