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的山水交响诗(新时代之光)

陈世旭

2019年10月23日05: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版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秋日,第三次踏上武隆山地。

  车子沿乌江上溯。茂密的树木在恍惚中后退,隐约的记忆渐次清晰。奔腾的乌江,在峡谷里蜿蜒,绝壁像书页。杜甫惊呼“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刘禹锡悲歌“巴山楚水凄凉地”……诗人们迤逦而来,用竹简上千年长成的文字写诗,等着我们翻看。

  曾经,万山隔绝世事。巴人,在峭壁上拉纤;诗人,愁眉深锁仰天浩叹。

  那仅仅属于遥远的回忆。

  而今,一切都超越了想象。我怀抱莫大的激情一而再再而三走进武隆,走进一首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奇山异水写出的诗篇,一首让千百年前的伟大诗人会遗憾自己缺席的诗篇。

  一条乌江,及其次级河流,在将武陵山与大娄山割裂的同时,将处于两山褶皱地带的武隆分为若干高山峡谷。峻岭深壑把武隆人围在一方方狭小天地,蜀黔屏障挡住山里人的视线。武隆七山一水两分田,土地金贵而贫瘠。自古刀耕火种,人们汗水摔成八瓣也弄不出几粒粮食。穷困的山民没有被盖,就钻在玉米壳子里睡觉。

  武隆史料记得明白:境内有“山形如龙”“逶迤修回”,武隆人因而自认姓龙,渴望“飞龙在天”。山里人淳朴,有的是力气,每天劳作不止。然而老天似乎并不看好这里。武隆人的福禄依旧跟土地一样单薄。

  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武隆的优势、武隆的财富、武隆的福祉,就在武隆山水。两千九百多平方公里的武隆,山水相连,森林覆盖率高,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足可称“中国武隆公园”。

  仙女山拥有规模世界罕见的串珠式天生桥群——天生三桥。桥的高度、宽度、跨度皆在两三百米以上。三桥平行横跨峡谷,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气势磅礴,高耸云天。无边无际的群山,如同碧绿的大海。天桥是横跨大海的脊梁,以静卧的姿态,躺在大海的心脏,看潮起潮落,浪飞浪舞。

  龙水峡十里地缝,以数百米的幽深,仰望一线天光熹微,听任千载云雨倏忽。千仞绝壁,悬挂着飞瀑流泉,蜿蜒清涧,摇曳着翠竹茂林。徜徉于谷中,俯仰于高下,昏昏然不知身之何处,不知今夕何夕。

  十万亩高山草原,是“火炉”重庆的“避暑胜地”。我们来时,正是阳光明媚的下午,辽阔的草原一片葱茏,蓝天白云下,到处纤尘不染,空气沁人心脾。儿童的风筝释放了纯净的心灵,像风一样自由;阶梯飘荡着少女的裙裾,倚在楼塔的窗户,张望爱情的彩虹;白头的夫妇执手相携,在纹路纵横的手心,分享岁月的无数点滴,回忆里没有棱角只有光泽,当草原上青春的歌声响起,似曾相识的故事,把他们带回到遥远的从前。

  如果说武隆山水是一首恢弘的交响诗,白马山望仙崖便是交响诗的高潮。

  望仙崖,横卧乌江南岸,与仙女山一江之隔,奇峰罗列,怪石嶙峋。

  天尺坪茶山茶园接天,云缭雾绕。“敲钟望茶”“拨瑟闻茶”“擂鼓采茶”“抚琴献茶”,若隐若现。

  黔蜀门屏,作为省界矗立于密林古道;黄柏淌,白马山最高峰,俯瞰数百平方公里的白马山脉,一片花的海洋;神龙湖海拔千米;十里岩溶洞河流水喧哗;黄莺大峡谷,绝壁深幽,云遮雾涌,人迹罕至;巅峰七门洞开,七窟相连;万寿桥,武隆古石桥之最,沧桑两百年,犹闻马帮的铃声回响;山虎关,神庙祈福,神秘莫测;大洞河,“河是一道峡,峡是一条河”;城门洞是石壁奇观,一夫挡门,万夫莫开……

  千仞望仙崖,望仙台悬空险峻,临崖而立。俯观千里乌江奔腾汹涌,仰眺妙曼仙女山千姿百态。问浩荡天风,苍茫云海,哪里是通往梦想的殿堂?

  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类常常视而不见,不知珍惜利用。

  其实大自然本身精心变幻着构思。欢歌,盛宴,张灯结彩。

  武隆喀斯特以景观资源的独特性、完整性和原始性,于200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武隆走上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脱贫崛起之路。近二十多年来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千年的历史一晃而过。今日的武隆已是高楼夹江的现代新城。

  夜晚的石板,柔柔地透着如水的亮光,静静地等待日月的轮替,静静地聆听瑰丽的诗章。

  攀登过多少青山,跋涉过多少绿水,仰望过多少高峻,迷恋过多少清丽,武隆,让我的吟唱充满巴山特别的韵律。

  今夜,就这样静静地倾听你在虫鸣中酣然的呼吸,看你在睡梦里微笑的样子,让五彩缤纷的梦幻翩翩起舞。愿所有的花朵和树叶,在风中歌舞升平;愿所有的山里人青春不老,爱情如蜜;愿所有的有生之年,尽享春夏秋冬四季美好。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3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百…
  4.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