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开始的地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纪实)

王剑冰

2019年10月26日05: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湖北丹江口水库》
  孙建平绘

  中原人都知道,有一条清水河流过我们的家乡,因而人们吃上了放心水。河道刚刚通水的时候,天天有人跑好远的路去看水。那神情,好像看的是远方来的亲人。水经过的地方,都会放一点,就这样点点滴滴润泽了北中国。

  多少年后,我带着一份感激逆水而上。郧阳人带我看的,是库区的扶贫工程和移民后的境况。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我首先看到一座雕塑园,那里种着故乡的橄榄树,也种着柳陂人搬迁的往事。“湖北移民看十堰,十堰移民看郧县,郧县移民看柳陂”。柳陂是个美丽的地方,为了库区增容,曾经的故土和老屋,全都淹没在水下。划的龙舟带不走,只好把龙头扛走;彭家岗渡口带不走,就把渡口的牌子摘走。多少年过去,同雕塑园守在一起的,是来自柳陂24个村的贫困户。

  我来后才知道,先是丹江口水库工程,后是南水北调工程,郧阳(以前的郧县)多次进行移民搬迁。有的别离家园去了很远的地方,比如汉江边的金岗村、马上关村、堰河村搬迁到武汉地区,三村合一就叫金马堰村。人们说话同当地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大相同,就常常想家,时不时地回来走亲戚,看看那一片水。

  远处看汉江边的扶贫安置区,蓝蓝白白好大一片。蓝的是发电的太阳能板块,下边种着万亩有机水果蔬菜。白的是住宅楼,足有几十栋。由于库区蓄水,这段汉江显得极为辽阔。上到牛头山俯瞰,早晨的太阳正挽着一泓青涟北去,在远处漫漶成一片白光。

  人们住在水域的高处,可以天天看这水。安置区有个好听的名字:龙韵村。这一带有很多恐龙遗迹。还有个好听的宣传语:坝上江南,龙韵水乡。见到扶贫搬迁时的照片,村民戴着大红花,手里拿着钥匙和楼房号,灿烂地笑。

  雕塑前走过一位老者,我上前搭话,她竟然85岁高龄了,腿脚依然硬朗。她每天都要来走走看看。我见到第二个人也是一位老人,他扛着一柄锄头过来,说是种菜去了。那个锄头是个老物件,通体磨得光亮。两个系红领巾的孩子走过来,我问她们可住在这里?她们异口同声说,是啊。这是库区新一代,她们将来或许不知道脱贫为何物。

  院子里到处都是花,月季、牡丹,还有格桑花,各种新栽的树,桂花、香樟树上吊着营养液。

  进到一户人家,整洁异常,房子主人是位残疾人,原来在柳陂最远的一个村,条件不好,媳妇走了,留下两个孩子和老母亲。他后来不仅安置到了龙韵村,还被安置到了扶贫袜业作坊。

  龙韵村有好多作坊式工厂,随便走进一家,都能见到忙碌的人。村民孟仓容原来在深圳打工,一年也就回来一次。现在在厂子做,出门就是家,11点半下班,下午1点半上班,还能休息会儿。走进另一家,是手工编织作坊。村民张吉荣说,你不知道吧,郧阳三大宝:包谷、红薯、龙须草。龙须草在她的手中翻卷,那件半成品是工艺宝瓶。我问:多长时间编好一个?回答是两天。她家原来在白鹤铺村,有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张吉荣笑着对我说:现在没啥操心的了。

  当地干部陈茹向我介绍,这次的扶贫安置,是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个点共涉及6万多人,群众满意,我们就满意。我觉得她说得很实在,而他们做的,也实实在在摆在面前。

  去一个叫做香菇小镇的扶贫点,绿色崇山中,是层层叠叠的黑,黑的是遮阳棚子,很特别的景象。这个扶贫点有香菇种植场一千亩,安置一万多人,还有香菇交易市场和香菇文化园。

  培育香菇的菌棒躺在大棚的架子上,像安睡的大蚕宝宝,花栗木屑散发着可人的清香。村民朱芳正满脸笑意地跟人讲着扶贫政策的好。她有两个孩子,老公有病,自从弄起这蘑菇大棚,每年能收入三四万,闲时还可以再打一份工。旁边的村民叶大乡最感慨的就是蘑菇小镇有学校,迁来后,孩子每天可以多睡会儿,不用赶着坐渡船去上学。

  看到有人在拆对面的大棚,说是要搞智能化。政府请的技术员正同农户聊天,他说建了智能化棚子,里面的温度可以控制,蘑菇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快走出棚区时,一个姑娘正在晾菇。阳光从云顶筛下来,依次扫过一个个圆形笆盘,也扫过山坳里的大字标语: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小镇的社区,是白色的楼,移民贫困户全部拎包入住。对面就是脱贫主导产业工厂——袜厂,上千人的规模,全套意大利设备。村民张雪慧的家原来在柳东,搬迁到这里,科技学校一毕业正好来上班。住得较远的村民熊彦珍说她每天6点出门,夏天还好点,冬天6点天还黑着。但是无数乡村里这样的姐妹,不用再像父母一样,背井离乡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她们的满足感在脸上,也在那手脚麻利的动作上。熊彦珍现在已经是工长,每月能拿4000多元。40岁出头的村民孙莉莉说,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车间干净整洁,也没那么大噪音,多好啊。她说脱贫了还要致富,要为家乡出好力。她说完,别的姐妹就笑,说你怎么说得那么好。

  陈茹告诉我们,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郧阳引进的袜厂、服装厂很多,且大都在扶贫点上,产品多为外销。袜业、服装业和香菇种植都属绿色产业,不产生污水和废气,自然也不会污染南水北调的水塔。为了这条水,郧阳关停了102家企业。当然,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比如在北京的百货商场,专门给郧阳留出了摊位。

  龙韵村现在成了一个旅游点,常有游客来玩,体验农家乐。村里有对外饭店,叫龙韵大食堂,在记忆街上,清一色的农家菜。

  没想到龙韵村还有两万多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孤寡老人吃住都在这里。生活待遇很好,每周杀一头猪。饭厅里,穿红衣的服务员照顾其间,有一种如火的温暖。吃了饭,老人们就散坐在遮阴的廊坊下,廊坊上边是光伏板,可自主供电。

  我不断地看到他们的笑脸,他们太容易知足,太容易感动。这反倒让我眼里含泪,我该向他们鞠上一躬。

  走时看到一块牌子,让人心里一颤,上面写着:一切开始的地方。

  是啊,一切开始的地方,不可想象,又充满想象。

(责编:岳弘彬)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百…
  4.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