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我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梅会林

2019年11月11日05: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衢”字从“行”,指往来通行的路,“通衢”是四通八达的路。我的家乡在冀南大平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的路都是土路。这土路大都宽不过四米,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在我看来,这土路像一根根毛糙的草绳,祖辈们不知何年何月用粗壮的大手甩出去,弯弯曲曲,这头系在村里,那头甩到县城或更远的地方。

过去家乡人不懂“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或者知道修路的益处,但因为经济落后,修不起像样的路。旧土路经年累月没人维修保养,到了夏种秋收的农忙时节,土路就显得偃蹇,雨后更是如同泥塘,寸步难行。如果遇到连日大雨,堆在院子里的新鲜蔬菜运不出去,乡亲们眼巴巴地看着蔬菜发黄变蔫,扔掉的时候,针扎一般疼在心里。

土路难行,出趟远门,颇费时间。我在的县东西狭长,一条季节性河流贯穿全境。旱季河南岸的堤路成为我家通向县城的捷径。我小时候沿堤路骑车前往县城,往返一趟需要三个多小时。七十年代末,我在县城上了半年高中,高考后骑车去学校查分数,堤路坑洼费力,骑到半路,腿脚发软发麻,一不小心,右脚伸进车轮,辐条缠住脚尖,硬生生地从车上摔了下来,痛得半天不能动弹。

进入九十年代,坎坷的土路显然已不适应快节奏的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富裕起来的群众强烈意识到“要想富先修路”的现实重要性。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村村通”工程,我的家乡三条街道、多条土路全部得到硬化,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道路像一条条绸带彩练,飘落在冀南大地的乡村之间,连接起城市乡村。我从县城回老家,二十公里的路程仅需半个小时,沿路绿树掩映,水光潋滟,花草丰茂。

家乡土路的嬗变,源于国家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那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路,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经济腾飞的跑道。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1日 20 版)

(责编: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百…
  4.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