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大会》引发共鸣——

展现文化自信 涵养家国情怀

本报记者  刘  阳

2019年12月01日05: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日前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会”系列新成员,在社会各界引发共鸣。

  《中国地名大会》是一场集结全国各地70名选手共同参与的地名知识竞赛,以地名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聚焦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激发了公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截至11月27日,前两期节目全国电视观众累计超过6750.5万,“中国地名大会”微博话题内容阅读量达1.9亿。

  不少观众表示,《中国地名大会》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地名文化,领略地名背后的历史、生活、情感和信仰,展示了一个回望历史、赓续传统、思索当下、展望未来的中国,对于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牛汝辰是一名参加过第一次地名普查的老地名工作者,他说:“这是一场地名文化的饕餮盛宴,既有选择题、版图题,还有视频题、线索题和阵列题等诸多形式,角度新颖,设问巧妙,有趣、有味、有情、有泪、有美、有画!”

  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王建富说:“《中国地名大会》的题库既字斟句酌、严谨把关,也化繁为简、通俗易懂。丰富多彩、难易适度的地名题库和地名故事,使多学科、各领域不断碰撞,汇聚了覆盖全国各地的地名文化,完美精彩,不同凡响。”

  “通过观看《中国地名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所留下的令世界叹为观止的足迹,并带着自强不息、生机勃发、万古长青的内生力量。如第一期所提到的‘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对联,使我们江苏人想起由‘难通’变‘通江达海’的巨大变化,以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林辰说。

  《中国地名大会》不但获得了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可,更激发了广大观众的浓烈兴趣。伴随节目,许多观众第一次感受到,地名里有东南西北,有江河湖海,有迁徙的乡愁,有美好的向往。

  在福州市民陈斌看来,“众多地名像一张张名片,反映的是历史的回忆,也是文化的沉淀。节目特别强调地名文化的时空横纵关联,在兼容并包、交相辉映中,向人们述说历史的深刻烙印,让我们的内心自然升腾起了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自豪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01日 04 版)
(责编:李枫、岳弘彬)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百…
  4.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