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数字展生机  文化添活力

吴艳丽

2020年03月01日05: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今,观众在家便可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走在数字博物馆建设前列的“数字故宫”,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让古老的故宫与时代相接,让更多的观众与文化相遇。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说,愿5000年的中华文明、600年的紫禁城,通过数字故宫,走入观众心田,让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种子,并生根、发芽,筑牢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故宫博物院首先为延迟开学的孩子们送上了一门公开课:该院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推出《我要去故宫》少儿读本和同名公益视频课,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的内容,为小朋友揭开紫禁城的奥秘,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故宫”。

  说到“云游故宫”,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和官方微信便能随时随地来一场“深度游”。进入以高清影像记录故宫各个院落的“全景故宫”栏目,全部开放区域以及养心殿、重华宫等暂未开放区域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可尽收眼底;同时观众可以跨越时空,欣赏故宫一年四季之美景。通过“V故宫”,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深度探访颇具人气的养心殿、虚拟修缮后的“水晶宫”灵沼轩、乾隆“秘密花园”中的倦勤斋等“神秘”宫殿,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多层次解析皇家生活以及建筑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

  故宫博物院拥有超过186万件/套藏品。为了进一步活化典藏,以“小”空间呈现“大”库藏,故宫博物院利用网络平台推出“故宫名画记”“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三者各有侧重。“故宫名画记”现收录历代名画334幅,通过超高清数字影像无极缩放,《清明上河图》街边商贩的表情、《千里江山图》山间亭台的构造等,一览无余,纤毫毕现;与之相关的论文资料、研究成果等内容也一应俱全,集审美与知识于一体。2019年建成的“数字文物库”,一次性推出故宫博物院藏二十五大类文物的5万余张高清影像,满足公众博古赏析、学习研究之需求。“数字多宝阁”目前上线金银器、玉石器、铜器等十二大类共200余件三维文物,高精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观众轻轻滑动鼠标便能零距离“触摸”文物。

  近期,故宫博物院官网还推出虚拟展览——《淳化阁帖》版本展等。《淳化阁帖》版本复杂。该展汇集故宫博物院藏品,以宋刻《淳化阁帖》、明刻《淳化阁帖》和清刻《淳化阁帖》三个部分高清展示各版本细节,方便观众进行直观对比欣赏。同时,为让观众有机会“重回展厅”,“故宫展览”APP集合“贺岁迎祥”“须弥福寿”等2015年以来推出的76个主题各异的展览,观众可在展厅全景中虚拟漫游,全方位了解展览、展品信息,让展览真正实现“不落幕”。

  除此以外,故宫博物院官网推出的“视听馆”,使观众可以聆听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对古代名画的解析,聆听中国传统音乐以及现代年轻人用音乐诠释古代名画中的故事及意蕴。“文创”栏目下的“故宫壁纸”,将古代精品文物设计成可供下载的电脑和手机壁纸;“故宫回声”则以连载漫画的形式,呈现了抗战时期故宫国宝南迁及西迁的故事……可以预见,随着时代发展,故宫博物院的数字体验内容和层次将不断丰富。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1日 08 版)
(责编:杨光宇、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百…
  3.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4. 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人民时评)
  5.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