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部根据俄语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尽管原著篇幅都很长,但拍出来的连续剧却精炼紧凑。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有6集,《罪与罚》与《安娜·卡列尼娜》只有8集,《卡拉玛佐夫兄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是12集,《静静的顿河》共14集。这些优秀作品曾被多次翻拍,既有俄罗斯独立摄制的,也有和欧洲国家合拍的;既有黑白的普通银幕电影,也有彩色宽银幕影片。但是,这些翻拍作品并没有越拍越长,而是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是质量的提高而不是长度的扩展,始终把思想和艺术追求摆在第一位。
以《静静的顿河》为例,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过将这部经典拍成电视连续剧的念头,可是没有得到他老师的支持。直到1990年,他的创作班子与意大利制作人恩佐·里斯波利一同策划将《静静的顿河》拍摄成10集电视连续剧和一部5小时的电影。1992年8月拍摄结束,影片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意大利制作人却宣布公司破产,长达16万米的胶卷就此被搁置在意大利。1994年,邦达尔丘克逝世,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问世。多年后,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在俄罗斯文化部、外交部、莫斯科电影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在俄罗斯众多文化名人的声援下,终于将邦达尔丘克的遗作带回给俄罗斯观众。2006年11月,连续剧《静静的顿河》在俄罗斯第一频道正式播出。
俄罗斯艺术家没有就此止步。2015年,在《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诞辰110周年之际,一部新拍的连续剧《静静的顿河》问世,共14集。这一版本仍遵循现实主义风格,但在艺术上有新的探索,演员阵容也是全新的。由于没有像邦达尔丘克那样用外国演员担纲主演,而是全部用俄罗斯演员,因而在人物造型上更加接近原著。最后一集中,主人公格里高利返回故乡,面对静静的顿河,他用力把手中的步枪扔进激流中,自己奋力游向对岸。此时,他出现幻觉,仿佛看到朝阳照耀下的田野,一群衣着整洁的农民平静地挥舞着镰刀割草,而格里高利自己穿着军装、骑着马,来到他们中间,向人们微笑着打招呼。可是,当格里高利游到对岸时,幻觉顿时消失,原来刚才的一切不过是梦境。他面对的仍是破败阴沉、寂寥无人的村庄。《静静的顿河》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为背景,因此,格里高利扔掉步枪的细节寓意深刻。连续剧在人物造型、表演、摄影、音乐等方面都较早期的版本更精益求精,体现了俄罗斯艺术家对经典作品的珍惜、热爱、敬畏和探索。
这些连续剧求精求美而不求大,既给观众美的享受,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