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把音乐写到老百姓心坎里

王 钊

2020年07月31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季平近影

赵季平(中)和儿子赵麟、孙女赵珈婧云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提起作曲家赵季平,总有一首首经典旋律回响在人们心中。在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赵季平创作了逾千部音乐作品,其中既有《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大话西游》《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白鹿原》《水浒传》等优秀影视配乐,也有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歌剧、民族管弦乐、舞剧、艺术歌曲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题材之广、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叹服。他坚持从民族民间汲取音乐养分,为人民创作,以传统和世界对话,因此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

扎根传统,扎根生活

赵季平父亲赵望云是国画大师、长安画派创始人,其兄赵振川是长安画派扛旗人。1972年,父亲画了一本册页送给赵季平,封面写着“生活实践是艺术的源泉”,现在“泉”字已经被磨得无法辨认。赵季平每次看到父亲的作品,都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他是从生活中间过来的,我实际上只是他艺术思想这棵大树在音乐上伸出来的一枝。”

从小受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艺术思想的熏陶,“传统”和“生活”一直是赵季平半个多世纪音乐之路的关键词。

1970年大学毕业后,赵季平被分配到陕西戏曲研究院,与他怀揣的交响乐梦想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当时父亲正在摘棉花,知道我分配了,他高兴得很,说分得很好。我在学校学的都是西洋作曲技法,他认为我到民族音乐的老窝子里去学习会有巨大的好处。”当年父亲的话,赵季平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赵季平牢牢记着父亲的叮嘱,在戏曲团体一待就是21年。他深入地研究民间音乐:秦腔、老腔、碗碗腔……加上童年时期父亲就经常带他看京剧、豫剧,与大艺术家往来,他的艺术生涯一直被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滋养着。

民族精神,华夏之声

“我在学生时期就对民族民间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痴迷,对自己民族的东西,我心底一直怀着深深的爱。”赵季平说。在他看来,创作者要一竿子扎到生活中去,切身感悟中国这片土地最打动自己的东西,以爱和深情去触摸这片广袤、大气、苍凉的土地,感受这片土地的深沉和温暖。他常常和学生们说,只有爱自己的文化,才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要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植根民族传统的沃土,让赵季平的作品无时无刻不保持着一种独特的中国气韵、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好汉歌》的音乐动机取自郓城民歌《呀儿哟》和单县民歌《王大娘补缸》,《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借鉴了秦腔,电视剧《大宅门》主题曲揉进了京韵大鼓、京剧、评剧、豫剧、梆子等戏曲元素。他热爱并且擅长使用传统乐器,唢呐、埙、南音尺八、排箫、古琴、京胡、板胡、琵琶、三弦、马头琴、腰鼓等乐器,在《红高粱》《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心香》和《霸王别姬》等作品中都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2019年中秋前夕,已经74岁的赵季平在苏州排练新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作品取《诗经》中风、雅、颂之乐调,分为《序·颂》《关雎》《玄鸟》《幽兰操》和《国风》5个乐章。这部作品后来到香港演出,由香港一个民间合唱团演唱,团员来自香港各行各业。唱完歌曲之后,合唱团团员非常激动,表示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民族力量、爱国情怀。他们给赵季平写了这么一段话:“呕心沥血风雅颂,古风新作绝佳篇。是您让我们改变了对传统民乐的印象,这是我们一生的荣幸。民族精神,华夏之声,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赵季平看了之后深受感动。

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

赵季平热爱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他总是在寻找传统与时代的对话、与世界的对话,正如父亲教诲他的:艺不压身贵在学习,艺无常规贵在创新。

“你看俄罗斯柴可夫斯基、法国德彪西这些人,他们的作品写到了俄罗斯和法国老百姓的心坎里,写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也就能传播到全世界。我们也应该是这样,要静下心来写出和世界对话的中国作品,写到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才能真正和世界对话。”赵季平说。

赵季平小时候爱看豫剧。豫东与鲁西的音调差不多,他就把山东单县小调《王大娘补缸》拿来加以改造,一气呵成写成了《好汉歌》的曲调。电影《红高粱》有一段音乐,他用36支唢呐模拟人声呐喊,唢呐声背后又有笙,采用了当时罕见的写法,效果非常强烈。彼时正是改革开放大潮刚刚掀起的年代,那段音乐恰好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内心的激情澎湃。

赵季平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封锁前往西北革命根据地,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伟人风采,并向全世界第一次揭示“红色中国”的一段真实历史。赵季平为其配乐时也紧扣时代脉搏,“要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怎么走过来的,始终不忘初心”。

1995年,赵季平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应邀到瑞士参加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在音乐节上,美国纪录片导演阿兰·米勒拍摄的纪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在全球发行播出。紧接着,华纳唱片公司为赵季平出了唱片,这是华纳第一次为中国人出唱片。赵季平以带有鲜明民族风格、民族精神的音乐走向世界。

不忘初衷,世代传承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在艺术世家的熏陶和传承下,赵季平的儿子赵麟子承父业,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作曲家,参与创作了《芳华》《一声叹息》《和你在一起》《人间四月天》《使至塞上》等影视音乐作品。

2004年,赵麟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合作,为其“新丝绸之路”乐团进行创作,其中3首作品收录在马友友专辑《Enchantment》中,该唱片于2005年获得全球古典唱片销售冠军。2019年,赵麟创作的大提琴和琵琶双协奏曲《逍遥游》在纽约林肯音乐厅成功演出,谢幕达4次之多。作品借庄子名篇《逍遥游》物我两忘、闲适自得的意象,抒发了中国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诠释了中国文化博大深厚的内涵。

在创作上,赵麟始终沿袭赵家几代人秉承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以及“创作是为了人民”的艺术理念。虽然他现在已经成绩斐然,但父亲赵季平还是经常提醒他,身处繁华大城市别迷失了自己,不要在纷繁忙碌中忘记了为人民而作、为时代而歌的初衷。受家庭环境影响,赵麟的女儿赵珈婧云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爱中国古典诗词作品,14岁就走上了音乐道路。凭借天分和努力,现在的她已经初露头角,电视剧《白鹿原》片头曲中的那段童谣就是由她演唱的。

看着赵珈婧云一步步成长起来,赵季平经常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立志当一名音乐家,冥冥中有一种使命感。伴随人生阅历增长,这种使命感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创造中国自己的黄钟大吕。我相信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音乐将在世界音乐之林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为人类音乐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赵季平坚定地说。

(责编:孟丽媛、丁涛)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4. 全国就业人员达7.5亿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