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空中打造光影世界

本报记者   曹玲娟

2020年08月05日04: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露天放映现场。
  资料图片

  6月开启的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打造了一个具有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进入7月下旬,申城出梅,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属于影迷朋友的夜生活节启幕。

  晚饭都来不及吃,影迷胡申燕下班后直接坐地铁赶到新天地太平湖附近。草坪上,搭有露天大棚,这晚,放映的是4K修复后的《舞台姐妹》。银幕上,是小桥流水的动人故事,观众席上,红色坐垫隔开摆着,影迷们惬意地吹着夜晚的凉风,偶尔岔开眼光,边上便是上海城区里的高楼大厦、万家灯火。

  “我特地挑的这部片子,觉得在这样的场合看一部中国的老电影,更有味道、更有氛围。”胡申燕开心地说,“家里长辈老在怀念当年露天看电影,没想到今年电影节我也有机会体验了。”

  光影世界,久别重逢。

  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面向大众的电影展映,已经在全国影迷和上海市民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院展映开票后,影迷的热情一如既往高涨。为弥补每场售票率不超过30%给影迷带来的遗憾,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创新融合的思路,尝试展映转型,以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和线上放映三线并进的方式,让人民大众分享中外电影文化的成果。

  电影节开幕第一天起,在上海新天地、松江地中海、大宁音乐广场、环球港等7个商圈,电影节期间天天有露天电影可看,有的还要延续到电视节结束。随后,浦东新区36个社区的放映点也点亮了银幕,一部部“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各国影片,吸引观众进入“仲夏电影之夜”。

  “影院的票我只刷到了两场,但今年出的露天电影真的很棒啊,放的片子都很好,我从家里溜达着就能来看了。”影迷郭紫婧住在新天地附近,散步时发现了小惊喜。她说,自己父母家在浦东,因为电影节,小区空地上也放起了露天电影,居民们摇着扇子、喷着防蚊液,一个个兴高采烈参与进来。“我爸妈说,这几天小区里可热闹了。”

  露天放映的影片,质量绝不打折扣。既有承载几代人记忆的如《大李小李和老李》等经典电影修复版、近年口碑票房俱佳的《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药神》《飞驰人生》《叶问4》《攀登者》,也有近年来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热门影片,如《绿皮书》《弗兰兹》《海街日记》等,效果也挺赞。负责新天地露天影展的徐姗姗告诉记者,这里的放映设备,都是直接从影院打包过来的,4K机器、杜比音效……“半点折扣都不打。”

  设在浦东新区36个社区的露天放映点,带来的则是从“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优秀新片中遴选而出的12部影片。包括《白云之下》《银行家》《在13000英尺的安妮》等。这些影片展现了沿线国家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风光,是一次难得的观赏体验。

  部分放映现场还会举办映前导赏活动。这天,新天地露天场放映的4K版《舞台姐妹》,就请到了电影修复专家在影片开始前现场讲解。“修复的时候,纯手工的技师就像巫师一样,在一点点修复、一帧帧把关。”

  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视节始终坚持公益惠民,这次,露天展映均以免费预约的方式观看,观众均为实名入场。即使是露天放映点,也实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如座位不得超过100个,须间隔1米以上;入场也要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等等。每个放映点都现场配备消毒液、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球、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用品。

  在这个特殊的夏天,创新办节,用最传统的方式,让电影与影迷重逢—据统计,本届电影节露天放映影片共50部、147场。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5日 15 版)
(责编:岳弘彬)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4. 全国就业人员达7.5亿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