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建城市书房,满足公共文化需求

阅读更便捷 服务更贴心

本报记者  辛  阳  胡婧怡

2020年10月26日05: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大早,王娜来到辽宁沈阳浑南区城市书房(莫子山店)二层自习区,开始一天的学习,“在家复习考研效率总是不高,这里环境好,学起来很安心。”王娜说。

  城市书房(莫子山店)是浑南区的文化惠民项目,今年9月1日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书房的前身是一间闲置厂房,政府投资改造后,购买第三方服务进行运营管理。

  该城市书房总建筑面积4467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空间从功能上划分为阅读区、自习区、智能化多媒体区等,可以同时容纳700人阅读,一开业就吸引了很多人。“现在工作日平均每天读者人数能达到500人以上,周六日单日人数最多超过2200人。相比书店,我们可以提供更多坐下来阅读的空间,相比公共图书馆,我们的开放时间更长,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城市书房(莫子山店)店长张世博说。

  阳光从宽敞的落地窗洒进书房,桌上配有电源插头和台灯,走廊上并排摆放着充电宝租借机、饮水机等,一层服务台还准备了针线包、急救包、老花镜、轮椅等物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除了在馆内阅读,读者也可以用身份证实现自助借阅、续借和还书服务。一张身份证可以借3本总价在150元以内的图书,借阅期为30天,到期后还可以续借30天。

  “目前莫子山店藏书总量有八九万册,和公共图书馆比,图书的更新频率和新书上架速度会更快。”浑南区文旅局局长苏颖介绍,城市书房在图书选品上兼顾精品书目和畅销书目,形成了7类甄选模式,例如通过图书平台销售评分大数据甄选、通过精品独立书店榜单数据甄选、通过本地图书大数据甄选等。针对书房所服务的不同区域人群,选书也会有针对性的侧重。

  “下一步,我们还将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更多城市书房,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让书房成为有温度、有文化的城市地标。”苏颖说。

  如今,在沈阳,越来越多城市书房嵌入商圈、社区、园区。开在家门口的城市书房让阅读更便捷,搭起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的新空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6日 12 版)
(责编:牛镛)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4. 全国就业人员达7.5亿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