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越来越“智慧”

饶  权

2020年11月13日05: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中国国家图书馆。

  核心阅读

  提供专业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关键能力,利用智慧手段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知识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群体数字鸿沟,是智慧社会带给图书馆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将为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生动的规模化应用场景,通过现代科技所蕴含的“技术智慧”,大力提升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智慧”,以全面激活创新创造过程中的“用户智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图书馆一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抓住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机遇,搭建起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使人们得以通过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有线电视等渠道,随时随地查阅书籍、收看讲座、参与培训、参观展览,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获取图书馆的优质资源与服务,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图书馆在互联网空间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拓展。截至2019年底,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000余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各级图书馆累计建设数字资源超过2.1万TB,电子图书总藏量近8.66亿册,当年网站访问量达21.18亿页次。

  智慧社会建设对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智慧化发展顶层设计。智慧社会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将有望通过网络化、平台化、远程化等信息化方式,提高覆盖面和均等化水平。

  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以及个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智慧化知识信息服务,既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内容,也是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提供专业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关键能力,利用智慧手段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知识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群体数字鸿沟,是智慧社会带给图书馆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

  一方面,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不断释放,信息与知识日益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引擎,政府决策、科学研究、企业发展乃至个人学习成长,都越来越依赖于数据资源的大规模聚集与交换,以及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突破传统的书刊报资源,将各领域的新型数据资源纳入馆藏,建立多元立体知识资源体系,并对其进行基于知识内容的精细加工与揭示,形成面向深度学习和智慧决策的知识图谱。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出版机构、互联网平台运营商、数字技术服务提供商、社会化生产者等第三方主体竞相进入知识服务领域,在数字学术出版、网络文学创作、在线听书服务、知识社区运营等方面催生出新的知识服务产业链条。知识内容免费和付费获取相结合的多元消费生态加速形成,迫切需要图书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其中,更好地发挥知识信息服务中介功能。

  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无处不在的智慧化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景,图书馆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利用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手段,为用户营造虚实结合、动态交互、沉浸体验的知识获取与交流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作为文化空间的价值。

  在技术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外许多图书馆积极应用智能技术,规划智慧空间,建设智慧场馆,创新智慧服务,推进智慧管理。这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全局规划、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以新型知识服务业态推动全民阅读和国家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窗口期已经来临。为推动全国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的全面智慧化升级,使图书馆事业更好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和公众学习阅读,国家图书馆提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思路。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将为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生动的规模化应用场景,通过现代科技所蕴含的“技术智慧”,大力提升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智慧”,以全面激活创新创造过程中的“用户智慧”。

  智慧图书馆建设将推动实现各级图书馆业务工作及服务活动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例如,通过建设智能立体书库,支持馆藏文献的快速自动分拣与借阅流通,全面提升图书馆业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构建和部署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图书馆资源、空间、设备、用户行为等数据进行动态采集与智能挖掘,实现对用户学习阅读需求的精准画像,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智慧化解决方案。

  智慧图书馆建设将推动实现知识内容的多元立体集成,形成国家级知识仓储。例如,将传统印本文献、口述历史资料、网络原创作品,乃至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信息,纳入知识仓储范畴,通过智能挖掘和语义关联,形成智慧化知识图谱,支持用户基于问题场景便捷获取高质量知识资源,进行深度学习与创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努力打造一个多元参与、互利共赢的知识“集市”。例如,通过建立多维知识服务平台,建立内容审核、资源加工、用户画像、知识供给、版权管理等运营管理机制,为知识生产者、服务者和消费者的知识活动提供全流程支持与服务。

  智慧图书馆还可为公众提供沉浸式阅读学习体验。例如,在各级图书馆部署无感借还、近场通信、智能问答等智慧服务系统,布设智能座席、智慧书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阅读舱等多媒体智能交互阅读场景,实现传统阅读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通过图书馆空间设施与用户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为公众提供集知识内容、设施设备与技术工具于一体的阅读学习和协同创新空间。

  面对基层群众文化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智慧图书馆建设能够更好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均等性、普惠性的要求。例如,通过建设覆盖全国的文献智能传递体系,依托社会化物流,支持城乡居民高效便捷地预约、借阅全国图书馆的书刊文献;在5G环境下,利用高保真全息影像摄录、零时差传输等技术手段,使百姓通过身边的智慧图书馆线下服务空间,远程获取与现场活动等质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通过智慧化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支持文化主管部门基于对图书馆用户行为与服务数据的监测、分析,优化图书馆及基层服务网点的规划布局。

  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面向智慧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发展理念。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引领图书馆行业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以高质量知识服务,为国家创新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为国家图书馆馆长)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3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4. 全国就业人员达7.5亿
  5.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