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是一部书

朱真伟

2020年12月27日05: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良渚是一部书,一部悠长耐读的大书。捧读良渚,书香飘逸,流淌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气息。

  初读良渚,良渚是一部古典的线装书。

  我们无法确切地洞悉,五千多年前的阳光如何照耀在九州大地上。但我们知道,五千多年前的阳光曾照耀在华夏东南一隅浩瀚的大江上,那里有巨大的鱼类从海洋游入江河;照耀在草木葳蕤的天目山脉上,在那里,人类已经走向了有秩序的玉帛王国。建造城郭,手工琢玉;城外种植水稻,水利工程可观,让肥沃的土地随时可以得到浇灌润泽;水草丰沛,适宜于江湖捕捞……

  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的稳定,使文明在日月更替中孕育和发展,从马家浜到崧泽再到良渚,江南实现了一次力量的汇聚与辐射。

  这是低调的江南。这里的先民用黑土烧制古朴的陶器,把精美的玉石雕琢成“琮璧”。他们制作漆器、骨器,他们敬天祭地,敬畏自然。当年没有农业、手工业的称谓,但基本的分工已经产生,规模化的玉器生产已经出现。成片的稻田和巨大的粮仓,诉说着日子的殷实。

  良渚的记忆,重新奠定;江南的聪慧,历来如斯。

  再读良渚,良渚是一部现代的精装书籍。随着良渚成为世界遗产,江南的腹地,那些散落在平原绿地上的村庄,全都发生了变化,一处处整洁、靓丽、宁静,散发着江南特有的韵味。博物馆、遗址公园和附近的环境更加和谐共生。

  良渚的建设者们把历史交给研究者,把当下的合理改造提升当成工作的新动源。古树院落、小桥流水,依然是乡愁的出发地,河道、田园,却成了新的休闲景观。蒹葭苍苍,芳草萋萋,高柿矮枣,挂满枝头。星桥的河道,绿道蔓延,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村落参差,景收窗里。江南的韵味,随着白鹭翻飞,穿梭着唐诗宋词的意境,触动着路人的心扉。河道环绕的小村庄,拆掉了各自的围墙,庭院共享。绿水环绕,古木参天,田园掩映,蜂蝶闲舞,鸟儿在绿荫里,无忧无虑地鸣唱。

  作为杭州三张成功申遗的“金名片”,西湖关乎风景与人文,运河关乎经济和交通,良渚关乎的是文明早期的模样。申遗是对过去的肯定,保护是对文化的延续,提升是对未来的期许。穿行在良渚,低山矮坡,河道纵横,绿树掩映,四季俨然。红花绿树之间,各种风格的艺术设计,闪烁着别样的文化光彩。清水混凝土工艺,简洁、明亮,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艺术的交流,思想的激荡,在五千年的文化遗址上,把良渚的四季在花朵和流水中演绎得丰富多彩,如此不露痕迹,却又动人无比。

  良渚遗址,大地上的文明,远古和现代的对话,在广袤的稻畴屋瓦之间,书写着历史与文化的诗篇。

  阅读良渚,此情此景,令人爱不释卷。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7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岳弘彬)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王守信任广东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丽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3.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开端”——中共一大…
  4. 诱导性报道损害自身公信力(钟声)
  5. 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