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松涛(右一)和父亲合影。资料图片 |
提起景泰蓝,那可谓是大名鼎鼎。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它位于“燕京八绝”之首,清末有诗曰“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北京京郊靛庄花丝厂内,笔者见到了“熊氏珐琅”的第三代传承人熊松涛先生,听他讲述自己和家族的非遗传承故事。
熊师傅今年44岁,从事景泰蓝技艺传承工作已经20年了。他的掐丝珐琅表盘工艺填补了国内珐琅腕表和收藏界的一项空白,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外事活动的国礼制作,他的作品《吉祥八宝孔雀瓶》等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屡获大奖。
清朝设置手工坊来给宫廷制作珐琅器,熊师傅的祖父将这项宫廷技艺传承给熊师傅的父亲。1969年靛庄花丝厂成立,熊先生的父亲成为厂子的主要负责人,在厂里工作了50多年。
熊师傅从小便在厂里长大,对景泰蓝技艺十分熟悉,直到大学毕业后他才下定决心要传承好这项技艺,“不能让老祖宗的技艺在咱们手里断送。”
在熊氏珐琅馆里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它是由废弃的表盘构成的。“珐琅表盘的废品率为90%甚至更高,我把这些废品二次创作,也算是不浪费。”熊师傅笑眯眯地向我们介绍。据他回忆,这些废品的总重量可达几百斤。
实际上,景泰蓝工艺复杂而繁多,只要有一道工艺稍有差池,这件作品便会成为废品,“我们绝不允许一件废品从厂里流出去。以前有人想收购我们的废品再转手卖出去,我们都拒绝了。”
传统的景泰蓝是铜胎制成,熊师傅不断改进工艺,研发出改良版的银胎景泰蓝制品。银的反光性、延展性较好,氧化程度慢,是熊师傅多方比对之后找到的理想材料。
此外,熊氏珐琅还率先采用超声波来清洗景泰蓝工艺品,并且在用料环节十分讲究,为了减少产品中的气泡瑕疵,就采用纯净水进行生产。熊氏珐琅还将原来70种釉彩颜色扩充到600种,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2019年10月,熊氏珐琅参加了英国伦敦手工艺周“技艺中国”主题展。熊师傅此前也多次出国交流,在瑞士钟表展等国际重要展会上展示景泰蓝作品,获得多方好评,他对未来的中国制造充满信心,认为只要手工艺人不断守正创新,“中国制造”必定会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乾隆皇帝曾将宫廷御用景泰蓝作为回礼赠送给外国使节团,近年来,景泰蓝更是被多次作为国礼,向世界展示泱泱大国的风采。景泰蓝以其华美之姿成为中国形象的极佳代言人,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独特的历史韵味和现代魅力,在海外拥有极高的美誉度。
2017年熊松涛获得“通州工匠”的荣誉,同年参与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礼的制作。2018年获得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称号,2020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