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再起航

2021年02月13日05: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这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晚如约而至,亿万观众“天涯共此时”,共享节日的欢庆与喜悦。文化供给丰富多彩,广大文化工作者精心创作、真诚奉献,以作品描摹奋斗的身影,许下祝福的心愿。

  ——编 者 

相约春天里——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

王 瑨 任姗姗

  图片自上而下分别为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舞蹈《朱鹮》、创意表演《牛起来》剧照。
  制图:蔡华伟 张丹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落幕。晚会紧扣时代主题、紧贴火热生活,丰富新颖、生动感人。舞蹈节目类型多元,数量为历届春晚之最;歌曲节目饱含深情,唱响中国故事的主旋律;语言节目题材丰富,欢声笑语中歌颂真善美;云传播、云互动、云团圆,跨屏联欢创意无限。

  今年的春晚“新”意盎然。“新”在春风化雨般讲好中国故事;“新”在为“就地过年”的人们送去浓浓年味;“新”在精品节目不断呈现;“新”在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

  春晚以一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携着祥和的祝福推开春的大门,凝聚力量,催人奋进。

  家国情怀

  描绘追梦征程的万千气象

  作为特殊的“年夜饭”,春晚与观众一同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增强向心力,扩大同心圆。

  这一年,14亿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春晚把颂歌献给伟大抗疫精神。

  小品《阳台》,以发生在武汉同一个社区、五个家庭阳台上的故事,浓缩表现了这场武汉保卫战中千千万万了不起的中国人。舞台上高唱的《明天会更好》成了刷屏社交媒体的泪点。“这一年,我们见证了逆行出征医护人员的担当,也见证着每个平凡英雄的不凡。2020年我们走过来了,2021年,我们将一直走向胜利!”武汉市民张禹表示。

  这一年,“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科技创新取得重大发展。追梦圆梦的征程上,无数人用汗水换来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留下坚实足迹。

  辞旧迎新时刻,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向祖国和人民报告。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代表来到春晚现场,号召大家为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力量;“嫦娥五号”探测器、载人航天工程、“北斗三号”、“天问一号”的总设计师们宣告,中国航天将向着浩瀚星空更深处进发。一首《追梦之路》,唱响奋斗中国人的心声。

  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共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向建党百年献礼;歌曲《燃烧的雪花》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盼望;钢琴与舞蹈《我爱你中国》在悠扬旋律中舞出赤诚爱国情;歌曲《瑞雪平安图》为祖国和人民祈福……山东观众在微博留言:“有幸亲历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应该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人间值得,每一个打拼的自己更值得!”

  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期盼,让流动的时光有了精神刻度,让追梦圆梦的征程气象万千。“看春晚,回忆起去年的不易,再看看取得的胜利和成绩,感觉很自豪、很‘燃’!”网友们说的“燃”,折射着今年春晚的主基调和精气神。

  中国韵味

  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文艺盛宴

  今年春晚,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也有新时代创新创造的活力。正如今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所说,只有在力争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持续不懈地创新,坚持思想性、注重文化性、增强艺术性,才能不断为春晚注入时代内涵。

  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舞,经典戏曲选段联唱带观众走进花繁叶茂的戏曲百花园;急急如风,劲健有力,武术《天地英雄》尽显中国功夫之美;水袖壁画皆可“成衣”,化身行走的“中国风”,时装走秀《山水霓裳》以锦绣服饰与现代设计彰显中国审美。

  舞蹈节目尤其体现中国味道。今年春晚舞蹈节目数量之多为历届之最,古典舞、少数民族民俗舞、现当代舞、芭蕾舞、街舞,百花齐放。西方古典芭蕾与传统舞结合的《朱鹮》寓意深远,呼唤人们珍爱环境,守护绿色家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舞蹈,充满了异域风情和魅力。辽宁观众马女士钟爱舞蹈《茉莉》,“以前只听音乐,觉得美,现在再看舞蹈,对音乐理解又加深了。再听《茉莉花》,想起来的就是舞蹈了。”

  今年春晚,连接起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也记录了时代生活的鲜活印记。

  39届春晚,169个小时,67个语言类节目,788首歌曲……相声《年三十的歌》中的这组数字,激活了我们的春晚记忆。小品《一波三折》以生活里一场啼笑皆非的误会,传递普通人生活的幸福感。小品《开往春天的幸福》以三对情侣的爱情故事,讲述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的道理。相声小品节目,不仅有情感温度,也捕捉到时代万千变化的细微处,体现民生关注度,让观众的笑声穿透掌声,在共鸣共情中沉淀思考。

  歌曲节目接地气贴民心。朗朗上口的旋律搭配脍炙人口的歌词,风格各异,入耳入心。《灯火里的中国》旋律悠扬,歌词大气磅礴;《亲戚》对唱动人,“我们还是一见如故”的歌词直抵人心;《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传唱度高,《奔跑的青春》动感十足,《听我说》童心满满……一位“90后”观众这样点赞,“春晚的歌很好听,律动十足。今天,我们也要唱出自己的青春之歌!”

  跨屏联欢

  打造焕然一新的视听效果

  新技术变革带动春晚创新。多项首次运用的科技手段,让牛年春晚的年味儿更浓郁也更特别,在全媒体渠道中筑牢了自身的影响力。

  融合前沿科技手段,打造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赋予观众沉浸式视听享受。首次采用环形屏幕,以春晚演播大厅中心为圆心弧形布置;在观众席后区和上方,由154块屏幕构成超高清大屏幕,与舞台主屏、地屏和装饰冰屏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穹顶演播空间,拓展了舞台视觉空间。今年春晚在总台8K超高清电视试验频道首次8K直播,在“央视频”和“央视文艺”进行首次“VR视频+三维声”直播,在上海传媒港融媒体影院首次进行4K影院直播。

  技术为内容服务,丰富的科技元素拓展了内容表达。创意表演《牛起来》中的机器人在舞台上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甚至能够双手写毛笔字,《听我说》中的机械黄牛缓缓踱步……这些技术成果在春晚舞台上的亮相,证实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云传播、云互动、云团圆,融通大屏小屏、虚拟与现实,让观众隔空连线心意相通。整场晚会创新运用超高清“云”传播技术配合舞台表演,“云录制”的刘德华节目与晚会现场表演融合得严丝合缝,远在意大利的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父子实现跨越时空的表演,虚拟网络卡通形象“洛天依”参与《听我说》表演,“云”观众通过现场大型新媒体背景墙参与互动,向世界展现了一幅春晚的“全景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牛年春晚,提高了正能量的传播声量,为2021年中国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击鼓催征,昂扬的是精神力量,不变的是追梦步伐。难忘今宵,我们在春天里向春天问好,我们在新征程上播种新的希望。再出发,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向前进,推动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期待献上一部留得住的作品

黄建新(电影导演)

  这个春节,注定特别而难忘。许多人就地过年,在电影营造的心灵港湾中,可以找到慰藉与陪伴。今年的春节档依然好片云集、类型多样。在观影的轻松、欢乐、感动中迎来新年,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我而言,这个春节也很特别。献礼建党百年的电影《1921》已经进入打磨阶段,影片精剪、特效制作、演员配音、音乐作曲,大家正按计划推进。我同时监制着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长津湖》,近些日子常往返于张家口和北京两地,给后期工作增加了压力。参演《1921》的演员比较多,他们正在全国各地的剧组拍戏,要协调时间完成配音工作也不容易。拍摄这部影片,我和团队始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充满热情和干劲儿。为赶上今年“七一”献礼的时间节点,春节假期,我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很多人问我,与10年前的电影《建党伟业》相比,《1921》有何不同?《建党伟业》采用“编年史”的叙事方式,从辛亥革命讲到了1921年;而《1921》聚焦1921这一年前后,甚至是集中在几个月内发生的事情,以上海为故事中心,辐射到全国及国际社会,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

  2016年接到创作邀约后,我们在世界范围的图书馆、档案馆做了大量资料搜集工作,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我们希望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影片格局更开阔宏大,故事性更丰富。电影的视听语言也希望有所创新。这是我和摄影师曹郁首次合作,镜头运用更追求动感和韵律,写实与写意结合,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温度和精神的力量。

  这部影片从去年7月开机到11月关机,100天的拍摄过程,有太多难忘的经历。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参会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龄最小的代表只有19岁。心中有理想,眼里有光芒。我们选择年龄相仿的演员来饰演这些历史人物,追求形神兼备的效果。为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导演、编剧阅读了大量史料,很早就把人物传记、历史文档等各种资料寄给演员,让他们做好准备。哪怕是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天的客串表演,我们都会一起认真讨论,研究琢磨如何传神准确地塑造好人物。

  许多年轻演员告诉我,出演这部电影让他们深入了解建党的历史,对不惜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革命理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共鸣。我想,这是他们在表演之外,更有价值的收获。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文艺作品,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机会。百年前,一群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他们选择相信马克思主义,他们的精神超越时代,他们的宗旨和目标,他们的红色故事,不仅可以与今天的年轻人共情共鸣,也激荡着接续奋斗的力量。

  期待着,为大家献上一部留得住的作品。

用脚步丈量中国的世界遗产

单霁翔(文博专家)

  你有没有在中国的世界遗产地过春节的经历?春节期间,我们来到福建土楼。

  这里的节庆气氛一直特别浓郁。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迁徙来到福建,使用中原带来的生土夯筑工艺建起高大的土楼,聚族而居。在土楼人家的年夜饭上,我和90多岁的老楼主一起给大家拜年。

  我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7年,之前在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工作了13年。那13年里,我走过祖国的很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其中有很多成为世界遗产。为什么这些地方能成为世界遗产?它们具有怎样的价值?来到这里的人、研究和保护这里的人,在这里生活的人,他们有哪些故事?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也想告诉大家。

  所以,就有了《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这档节目。节目里,我和几位年轻的朋友一起,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走,用脚步亲近10处世界遗产地和两处正在准备申遗的遗产地。

  良渚是我国第五十五处世界遗产。正是良渚申遗的成功,使我国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丰富了国际上对文明的认定标准。现在,良渚遗址成为美丽的公园,遗产保护的“良渚模式”被广为称道。我们在这里的行走收获良多。

  我们还来到了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200年前的中国风云激荡,鼓浪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最早的窗口之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汇聚于此,融合成独特的社区形态和多元的文化景观。穿行在这样一处独特的世界遗产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心里充满了感动。

  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非常重要。2021年,我们还会走近很多世界遗产,包括繁华的城市、古老的村庄、壮美的高山、清幽的森林,还有充满工业气息的旧工厂……我国拥有55处世界遗产,还有59处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项目。通过走访一处处世界遗产,讲述每一处世界遗产的价值、申报世界遗产的艰巨过程,把世界遗产的精彩故事告诉年轻人、告诉世界,这是多么快乐、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朵 朵(媒体工作者)

  来北京工作10多年,今年是我度过的最特别的春节。就地过年,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停下的是回家的脚步,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熟悉的年味儿在高速移动网络上回味悠长。

  歌曲《留在北京过大年》是我们十几位留京过年的媒体人和音乐人共同完成的。作为辞旧迎新的纪念,我们希望用歌曲给新春添份喜气。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我们在一周内完成了写词、谱曲、录制和音乐的后期制作。

  过去一年,一个个“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也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智慧和担当。从逆行出征的“天使白”到火速集结的“志愿红”“守护蓝”,从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到选择就地过年的普通人,每个人都了不起!当我们将这首歌的创作初衷讲给“95后”音乐人,他连夜便完成了歌曲混音制作。他说“这是我的一份致敬,是我献给新年最好的礼物。”

  正如我在歌词中写到的,“新年新气象,我们云团圆”。“云拜年”“云聚会”成为新的过年方式。透过屏幕,暖意不减,心意满满。就地过年,又何尝不是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机会?品品地方美食,逛逛博物馆,与亲朋好友“云上”相聚,与城市美好不期而遇,以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过一个健康快乐年。

  汇入江海,涓滴才不干涸;融入时代,人生自有精彩。新征程,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新征程。作为“80后”,我希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永远向上向前,与小伙伴们一起,为建设好祖国的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青春力量。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对“家”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这首简单的歌,能给每一位就地过年的朋友带去温暖与正能量。

  (王瑨、余驰疆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3日 08 版)

(责编:牛镛)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