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咏叹长征精神(品味红色经典⑩)

——访《长征组歌》首演演员、歌唱家马子跃

本报记者  任姗姗

2021年04月08日05: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1965年《长征组歌》首张唱片。

  图为1965年《长征组歌》首演节目单。

  半个多世纪来,《长征组歌》响彻神州大地,理想信念之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本期,我们跟随两位深受《长征组歌》影响的文艺工作者,追寻《长征组歌》代代相传的记忆,感受红色经典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欢迎广大读者投稿,讲述关于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故事与感悟。

  投稿邮箱:rmrbhsjd@163.com

  ——编  者

  

  “《长征组歌》是我用尽一生也唱不够、道不尽的经典。”歌唱家马子跃感慨说。

  1965年8月1日,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举办音乐会,公演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首演58名演员中,马子跃年纪较轻,才20岁。

  从那时起,还是新兵的马子跃懂了“长征”两个字的分量。“我们事先没有宣传,可是演了没几天,就听说观众买不到票了,后来,身边的人唱起了《长征组歌》,再后来,很多人都在学唱《长征组歌》。”

  之后,跟随周恩来总理出访演出,又经历了1975年复排、第1000场演出、第1500场演出……半个多世纪,马子跃和战友们一遍遍唱响这部红色经典,从青丝唱到华发。

  唯有历经时间淘洗,仍被人民选择的作品,才称得上经典。人们常说,好歌在于动听,经典在于流传。《长征组歌》为什么长演不衰,唱得响,也传得开、留得下?

  680个字10首曲,可谓字字含情、句句经典

  1965年1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接到任务,要求为萧华将军的诗稿谱曲,将其编排为大合唱。

  萧华参加长征时18岁,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他目睹无数同志永眠在长年不化的冰雪中,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道路。1964年他在杭州养病期间,内心被长征中的一幕幕撞击着。他反复阅读史料,研读唐诗宋词,决定选取长征中12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写一组诗。为此,他经常半夜起身写作,泪水一次次浸透了稿纸,尽管病情多次反复,还是坚持完成了12首诗稿。

  接受任务的战友文工团,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当时团里有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一批成长于战争炮火下的作曲家,也有马国光、马玉涛、贾世骏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歌唱家。

  在此之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已有不少佳作,但创作多声部的大合唱还是第一次。大合唱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又有《黄河大合唱》开路在前,他们相信,只要通俗易懂、优美动听,作品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讨论中,他们认为原诗最后两首讲的是红军长征后北上抗日的故事,所以决定为前10首谱曲。作曲家们曾说:“冼星海一人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传唱全中国,我们4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可能实现相加大于4的效果。”集体构思,统一布局,各取所长,分头执笔,最后再反复推敲、修改,10首曲子最终谱成。

  唱了一辈子《长征组歌》的马子跃,感受到经典的常唱常新:“《长征组歌》是萧华将军饱含泪水和心血写成,仅用了120句680个字,就概括了长征的全貌,可谓字字含情、句句经典。每次唱都仿佛经历了长征,接受心灵的洗礼,每次都有新的感动。”

  只有深刻反映时代的作品,才可能超越时代

  长征中,萧华跟随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份,《长征组歌》中,战士的脚步走到哪里,就用当地的民间音乐来表现。有红军传统歌曲,也有江西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民间曲调,还加入了二胡、琵琶、竹笛、竹板、板胡、唢呐等民族乐器来伴奏。音乐一响,人们便知长征到了何处。

  马子跃记得,周恩来总理曾说自己最喜欢《过雪山草地》。歌中唱道:“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马子跃去请教作曲家,才知是藏族民歌糅合了红军歌曲,创作而成的一首新民歌。老团长晨耕的话让他记忆深刻:“别人用过的我们不用,大家熟悉的我们不照搬。把自己当做一名红军战士感悟长征、书写长征,才能谱出新的格局。”

  表演方式也有创新。《长征组歌》的演员身着红军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宛如行军鼓动,有人物,也有情节。这一独特的编排方式,也是对长征历史的艺术呈现。不论代表行军的摆手动作,还是《飞越大渡河》里的船只造型,都契合美学要求。

  当年58名合唱队员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也有十几个刚入伍的新兵。大家都没有长征的经历,要想唱好《长征组歌》,必须补上长征这一课。周恩来总理和萧华将军多次指导排练,徐向前、聂荣臻、杨成武等三十几位老红军讲述长征故事,演员们学党史、读原著,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每个人都沉浸在长征岁月中,感悟着长征精神。

  “每当《长征组歌》的歌声响起,萧华将军的眼里总是含着泪花。”萧华的夫人王新兰曾讲,萧华总是一边写一边落泪。写《过雪山草地》时迟迟未能动笔,萧华问王新兰:“过草地时你只有11岁,长征是什么感觉?”王新兰回答:“一个是冷,一个是饿”。萧华于是提笔写下“高原寒,炊断粮”,堪称诗中最具华彩的一章。

  “《长征组歌》不只是萧华将军一个人的心声,而是他跟千千万万红军战士共同完成的伟大作品。只有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作品,才可能超越那个时代。”马子跃一直有种强烈的感觉。

  《长征组歌》长演不衰,是因为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1965年首演后,合唱队抽调18人,跟随周恩来总理出国演出。马子跃也是其中一员。他发现,国内演出时,观众在哪个地方鼓掌,国外演出时同样掌声热烈,对崇高精神的敬仰,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

  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是贯穿《长征组歌》的一条主线。“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都是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老红军对马子跃讲,过雪山草地时,野菜树皮就是生存的粮食,但很多野菜野草有毒不能吃,是共产党员自愿组成了试吃小组;一位战士为战友整理遗容,发现他手里攥着一块银元和一张党证,后来,这位战士帮牺牲的战友交了党费……

  这些年,马子跃和战友们重走长征路。每一次访问老红军,每一次与先辈的脚印重合,他们对长征的理解都加深一步。“走过千山万水,听过红军故事,再唱《长征组歌》肯定饱含感情。否则,音色再好,技术再高,歌声里也没有灵魂。”

  马子跃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演唱《长征组歌》,拥有生命中最难以割舍的部分。如今,他不仅是《长征组歌》的演唱者,也是讲述者、传承者。他收藏了数百件相关物品,和十几位参加首演的战友组成“老战友合唱团”,正在把原汁原味的《长征组歌》传承给更多年轻人。

  “《长征组歌》长演不衰,因为它字里行间咏叹了伟大长征精神。”马子跃动情地说:“我们都是红军的后代,读懂长征,就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版式设计:蔡华伟  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8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赵欣悦)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