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兩會,我提的建議是有關於如何用文藝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當文化藝術“走出去”的時候,如何發揮國家院團的作用以及如何激發文藝的特殊魅力。
中央芭蕾舞團一直遵循著1964年《紅色娘子軍》的創作方向,努力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和民族情感的芭蕾舞劇作品。50多年來,中央芭蕾舞團一直秉承著三足鼎立的藝術創作方針,在演好古典芭蕾的同時,演好中國的芭蕾,同時創作屬於現當代的芭蕾。
近期,我們將女孩徐秀娟舍身救鶴的真實故事改編成芭蕾舞劇《鶴魂》。早在2006年,我們就醞釀創作一部以鶴為主題的作品。鶴美麗、高潔,對愛情忠貞、專一,尤其是它從外形上帶有高貴的氣質,非常符合芭蕾這種表達形式。
2014年,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藝術一定要走到最基層,隻有在深入生活之后,再回到台上去演繹,演員內心才會迸發出一種真情實感。在創作《鶴魂》期間,全團主創人員包括作曲家、舞台美術、設計、服裝設計以及編導、演員等先后五次前往黑龍江扎龍和江蘇鹽城採風。去年6月,團裡一些年輕的演員們赴扎龍慰問演出,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演員們被年輕養鶴工們的不懈堅守與辛勞付出所打動。
今年兩會上,習總書記提出“補短板”這一關鍵詞,年輕人有朝氣,但是“短板”也很明顯,確實要補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和那些具有深刻內涵的、民族性的東西。我們要向創作出《紅色娘子軍》的老藝術家們致敬,延續他們的創新精神,不斷努力用芭蕾的語匯講好中國故事,實現東西方文化融合上的突破。
對我們的作品而言,不僅要為中國觀眾所喜愛,還要讓其他國家的觀眾喜歡。隻有當其他國家的芭蕾舞團也來演繹我們作品的時候,他們才能更好地懂得中國的文化,了解中國的審美情趣、人文情懷和內在的精神。
如今,《鶴魂》已成為我們的一塊試金石,它檢驗著中芭在國際舞台上是不是能用中國的語言來表達世界共同關注的主題,是不是真正能表達中國當下藝術的最高水准以及創造力。【詳細內容】【精彩視頻】
馮英,全國人大代表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芭蕾大師,國家一級演員。
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葛劍雄指出,對“參政議政”的“政”,往往有誤解,認為“政”就是國家制度啊、路線方針啊。在他看來,政府的行政職能,就是“政”。“政協最好不要去過度關注具體的問題,而是應該關注政府怎麼去處理這個具體問題。當然你給政府出謀劃策也很好,但更主要的是,監督或者幫助政府通過政府行為去做到。”
“每次提案我都提不大不小的問題。”葛劍雄解釋說,十八大已經把國家的大政方針都定下來了,政協當然是要遵循這個方針。有關這一方面不是我們政協要討論的,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太小的事情直接跟政府有關部門提提建議就可以了,有的跟地方部門提就可以了。
2013年赴京參加兩會前夕,有不少人找葛劍雄反映情況、遞交材料,希望“能在提案上寫一寫,發言時說一說,找相關部門負責人提一提”。但看了材料,葛劍雄發現很多本該由基層、地方政府部門來解決,或是該通過人大渠道問責。
葛劍雄曾直言,不光是有些普通民眾不清楚,一些代表委員也模糊。有些議案、提案,所議之事、所建之言,是法律早已明確的政府職責,對人大來說,該是問責﹔對政協來說,則是監督。還有一些問題,太地方化、部門化了,不該佔用全國兩會這個寶貴平台。
查閱《政協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有關提案的基本要求中,可以看到“科學性”、“可行性”、“實事求是”、“有具體的建議”的字眼。
“我的提案,不管提什麼內容,都是考慮成熟的,具體的,可操作的。”葛劍雄認為,如果還沒有考慮好,可以作為社情民意來反映,可以提出來供政府參考,而不必要用提案的方式。
作為教育界的政協委員,無論是在全國兩會期間還是在公開論壇等場合,葛劍雄一直在為教育建言。2014年兩會召開在即,他期待借這次大會呼吁全社會都重視教育。
2013年,葛劍雄曾在《光明日報》發表題為《教育的中國問題還是中國的教育問題》的文章。在他看來,中國的教育問題,主要是教育本身,但教育的中國問題,那就是在中國的教育牽扯到的各方面,不僅僅是教育本身,還包括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問題。因此,要解決中國教育問題,離不開教育的中國問題,離不開每個人。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大學的毛入學率應該是40%。也就是說,到2020年,同齡青年中會有40%的人能夠進入大學。葛劍雄據此表示,要真正實現上大學比較容易,改變現在的“教育亂象”,必須提前將60%左右的同齡青年分流。“考大學前,有的已經找到合適的工作,有的通過了技術培訓,這樣分流后,家長跟本人才不會有太大壓力,老師跟校長也不會有太多壓力。”不過,這樣的前提是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大家的社會地位是一樣的。這恰恰是現在社會的矛盾問題。
“現在人們都寄希望於教育改變自身的地位,給教育的任務太重了。”葛劍雄希望借兩會的平台,更好地呼吁政府各個部門、社會各界及家長一起來關注中國的教育。(人民網記者趙艷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