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后人總結岳飛精神:文官不愛財 武官不怕死--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岳飛后人總結岳飛精神:文官不愛財 武官不怕死

2012年12月12日11: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杭州岳王廟的岳飛像。(中新社資料圖片)

  2010年3月30日,來自海內外的岳飛后裔和數萬民眾涌入河南湯陰縣岳飛廟和岳飛先塋尋根拜祖、祭祀。2010年3月30日(農歷二月十五)是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907周年誕辰。當日,湯陰縣在南周流村岳飛先塋舉行隆重祭祀活動儀式,海內外有近300余名岳飛后裔來到岳飛故裡清明祭祀岳飛,進行岳家拳、岳家槍等精彩的節目表演,緬懷岳飛,許願祈福,弘揚和傳承岳飛的“精忠報國”精神。

  中新社滄州12月12日電 題:岳飛后人遍天下至今仍聞愛國音

  作者 陳昊張春明

  11日,河北滄縣境內的岳飛宗祠主體大殿修繕已經完工,白雪掩映之下,顯得庄嚴肅穆。11歲的女孩岳文潔是岳飛第三十一代世孫,談到自己理解的岳飛精神,她用了最簡潔的兩個字:“愛國!”

  南宋名將岳飛是中國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居“中興四將”之首。位於滄縣紙房頭鄉大白楊橋村的岳飛宗祠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據岳飛的二十七代世孫,同時是岳廟重建委員會籌備成員的岳居廷介紹,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是岳飛誕辰910周年紀念日。為迎接這個日子,岳飛后人自發募集資金近百萬元人民幣修繕岳飛宗祠。

  記者在滄縣岳飛宗祠看到,大殿中擺放著三尊塑像,岳飛在中間正襟危坐,兒子岳雲和岳雷手持兵器站立兩旁。在大殿左右的兩側牆壁上,用工筆細描繪制出“岳母刺字”、“收復建康”、“還我河山”和“風波冤案”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岳居廷說,目前正在進行宗祠廣場和相關附屬設施的建設。按照規劃,廣場上還將建設7間仿古式房屋,用來存放關於岳飛的文化資料,也將為世界各地的岳飛后人前來祭拜提供休息場所。

  岳飛葬在杭州,為什麼河北沿海也出現岳飛宗祠?岳飛后裔聯誼會主辦的網站顯示:紹興11年(公元1141年)12月29日,岳飛死於臨安風波亭后,其第五子岳霆連夜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在湖北黃梅縣。21年后,孝宗皇帝為岳飛父子昭雪,岳霆才恢復岳姓,官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

  宋末元初,岳霆后人岳珍為避難流落到漢川,傳至岳飛第十一世孫岳通、岳全、岳達、岳倍四兄弟。岳通跟隨燕王朱棣入燕,落籍天津靜海。此后,隨著大規模向北遷民,岳全遷移到河北滄縣,岳達遷居至山東,岳倍落戶河南。

  此次修繕的岳飛宗祠,正是岳全后人在明代正德年間修建。岳居廷說,目前中國境內現存5處岳飛(祠)廟,其它四處分別位於河南湯陰、河南朱仙鎮、浙江杭州、武漢市武昌區。

  據岳居廷介紹,按族譜記載,目前可以查詢到的岳全后人已有6000多人。記者看到,岳飛后裔現在已將族譜打印成冊,足足有5本大號漢語詞典之厚,詳細記錄了每位岳飛后人的出生日期和名稱。

  岳居廷說,現在大部分族人都在國內,但據自己了解,也有一部分人遷居到台灣,朝鮮、韓國等國家也有分支,但聯系甚少。

  “之所以重新修建岳飛宗祠,就是想讓世界各地的岳飛后裔共同繼承和學習祖先的愛國精神,同時歡迎所有海內外岳飛后裔前來學習、交流、祭拜。”岳居廷說。

  岳永貴是岳飛的三十四代世孫,現在也是岳廟重建委員會的籌備成員。對於岳飛宗祠的重修,他認為更能傳播祖先的精神:民族大義、愛國為民等等。

  岳國旺是岳飛的二十九代世孫。談到他所理解的岳飛精神,引用了岳飛的一句話說:“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