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此正氣凜然?
勝保造反,向太后逼宮,恭親王到達,質問慈禧是否能夠為大清鞠躬盡瘁時,慈禧的回答出字字珠璣。如此忠烈熱血的皇太后,實在有待考究啊,她從來都不是“聖母”式的人物呢。
“即使肝腦涂地,本宮勢與大清共存亡!這麼多年來干戈未息,隻有各懷鬼胎各行其是,或者本宮處事與六爺迥然不同,但殊途同歸,別無二致!”(第14集慈禧對白)
2 .如此愛國憂民?
恭親王提議向洋人借貸修鐵路,慈禧極力反對。晚上她做惡夢,夢見火燒圓明園的事情,之后向安德海、李蓮英陳述了自己的心情。
“兩個強盜,一個放火,一個搶掠。圓明園所有珍寶財物,搶得就搶,搬得就搬,不能搬的就大肆破壞。這兩個賊,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恭親王居然提議與洋人合作,與虎謀皮,本宮怎麼都不會答應!”(第11集慈禧對白)
3 .如此疼愛親兒、不戀棧權力?
歷史上的慈禧,為維系自己的獨裁權力,對身邊親人也絕少留情,即使是親生兒子同治、以及繼位皇帝光緒,她的操控與管制都是極為高壓嚴峻的。不過《大太監》為她作出大平反,塑造成標准慈母一名,訓罵管教兒子,都是為了他將來能成大器、接任帝位。而戀棧權力的角色,就安排給史料上甚少描寫、過早身亡的東太后好了。好一部母慈子孝、相濡以沫的家庭倫理劇啊!
“天下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皇上是額娘的親骨肉,孩兒有病,額娘心如刀割是理所當然。隻要皇兒龍體安康,額娘別無所求!”(第27集慈禧對白)
監制回應
“這個李蓮英隻有10%的壞事,90%是講他的好事”
羅永賢:“早期的李蓮英作品,大家將他定性為一個陰險小人,阿諛奉承、心狠手辣,什麼都有。但當我們去翻查他的生平資料時,大部分史學家都有一個共識:他是一個好壞參半的人,其實他好有智慧,懂得在官場裡游走,他在宮中60年樹敵不多,很多達官貴冑都對他尊敬有加﹔他對慈禧忠心,為她守孝一百天之后才離開皇宮﹔他侍母至孝,心地絕對不差,貪污賺回來的錢都是給家人供書教學。所以在我們創作前期,這個李蓮英絕對是隻有10%的壞事,反而有90%講他的好事。其實我們這種寫法,也是港劇典型的“小子成長史”,T V B四十年已經建立了挺典范的一個東西,我們採取一個人的成長角度去看李蓮英。不是為他平反,也不是要顛覆歷史,只是為這段留白的歷史填寫一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