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剛
在近日的澳門第四屆國際電影節及澳門第三屆國際電視節活動上,知名導演尤小剛親自現身捧場並在論壇中發表演講。作為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會長,尤小剛說,“隨著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從荒蕪到豐碩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歷程。電視劇市場向大投入、大制作、大陣容的粗放型發展趨勢,但目前中國電視劇產量過剩,‘虛胖’成量,‘贗品’成災卻是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從業者更應該保持理性。”作為國內著名導演,尤小剛在2012年整年卻未開拍一部新劇。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在北京專訪了這位南京籍的導演,2013年,尤小剛數劇齊發將成為他作品的爆發之年。
用一年時間准備“糧草”
為什麼2012年尤小剛沒有作品?一問才知,原來尤小剛2012年完全沒有閑著,他在准備“糧草”。“今年一年我著重狠抓了八個公司既有而尚嫌不夠成熟的劇本,我們是秉著堅持適量優質的生產原則,才決定用整年的時間去潛心抓好劇本。一部電視劇嚴格說起來沒有18個月的創作是不可能成熟的,這指的還只是劇本的打磨。原先編劇幾年創作一個本子,現在兩三個月就交作業,整個行業都太浮躁,迷戀橋段導致劇情大同小異,精品劇太少,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槍手編劇,橋段文章’,精品從哪來?”縱觀國內電視劇市場,“劇本為王”是不爭的事實,隻有劇本夠硬,才能聚人氣,更聚“才財二氣”, 好演員自然而然也願意參與。
開年大作是乾隆年間“無間道”
厚積薄發的尤小剛導演顯然對他精心准備的開年之作《大清寶典》信心十足。由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日前正在積極籌拍的大型古裝傳奇巨制《大清寶典》是著名編劇張建偉潛心創作的電視劇。劇本是張建偉歷時五年遍查歷史資料完成的,它以冷峻的眼光審視封建皇權的殘酷本質,以痛惜的筆觸講述了清朝乾隆年間幾大家族從聲名顯赫到家族毀滅的命運悲劇。全劇劇情懸念叢生、高潮迭起,堪稱乾隆年間的“無間道”。尤導則表示,該劇演員陣容頗費心思,既需要演員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又要符合人物的獨特氣質。尤導還笑稱“這次我不搞海選,我要去各演員經紀公司去‘挖角’,而一旦確定演員后,要做足功課,待形台聲表俱佳才可出演。這應當是一部精心之作、轟動之作”。
《老同學》與周梅森合作
另外,尤導即將籌拍的《老同學》,是根據周梅森小說《夢想與瘋狂》而改編的都市題材電視劇。尤導介紹說,此次周梅森在以往冷靜大氣的風格中加了很多幽默元素。該劇主角是三個大學同學,人近中年,各自佔據了事業的制高點,故事分述了三人的命運、情感和價值選擇。除此之外,另一部都市情感劇《護工》,講述了主人公梁曉萍的命運、情感與自尊自愛的人生經歷。相比較前三部戲的正劇范兒,尤小剛的京都世紀公司緊鑼密鼓正在打磨的劇本《清明上河圖外傳》,則是一部發生在北宋年間的古裝爆笑傳奇劇。山村青年張擇端善畫,發小張阿牛習武,一文一武的二人進京趕考。在他們一行闖蕩“世界東方最大的都市”——汴京的過程中,時時上演著一幕幕令人捧腹大笑的悲歡離合。這4部電視劇年初將陸續開機,與此同時,幾部由京都世紀出品的秘史系列品牌劇、都市情感系列品牌劇、情節劇系列及大型紀錄片的籌劃也基本完成。
(記者 張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