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2月3日電 題:“漫”話昆明
中新社記者 顧一航
一本輕鬆的漫畫道出了昆明2000年歷史,一位“老昆明”畫家畫出昆明的發展變遷。3日下午,中國著名漫畫大師李昆武在昆明簽售大型歷史漫畫新作《時空下的新昆明》,講述“老昆明”故事。
雖貴為“漫畫奧斯卡”得主,李昆武依然保留了地道昆明人的氣質——講一口標准的昆明方言,對昆明的大街小巷、古往今來如數家珍。
“我是標准的‘老昆明’,生於斯長於斯。”和許多年過半百的昆明人一樣,李昆武是昆明歷史變遷的見証者之一。“漫畫畫了30年,最熟悉也最熱衷的事情就是畫昆明。這是我的創作靈感源泉所在。”
在李昆武眼裡,那些或存在、或消失的地名、建筑、方言都是一曲曲極富美感的旋律,串起了老昆明的前世今生。2013年伊始,李昆武創作了漫畫《時空下的新昆明》,畫出老昆明到新昆明的“成長史”。
“在我四歲的時候,這塊地方只是一片菜地。”在昆明繁華市中心的工作室裡,57歲的李昆武對記者說:“半個世紀過去了,昆明經歷了滄桑巨變。這是眾多高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其中一個縮影。”
談起昆明最大的變化,李昆武說:“一個城市的載體在於街道,而街道的細胞則是房屋。幾十年間,昆明從中國邊陲西南小城一躍成為國際性大城市。那些融合了漢、彝、回等各民族風格的‘一顆印’式大院、‘三間兩耳倒八尺’的民居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
伴隨著這些變化,老昆明的城牆也在消失。明洪武年間規劃建立的昆明城池為“龜”型,共有東南西北等六個城門。數百年后,隨著城市不斷擴建,城牆也漸漸消失。李昆武頗為感慨:“小西門、順城街……這些名字雖然未變,但所代表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老城門和環城路早已成了繁華商業區。”
作為“老昆明”,李昆武對滇池情有獨鐘。“沒有滇池就沒有昆明。滇池是中國西南地區生命源地之一,昆明建城后,歷代政府都在疏通滇池。當人們需要更多生存空間,圍海造田開啟人類活動侵害滇池的歷史。上世紀80、90年代是滇池污染最嚴重的時期,湖水烏綠、一片惡臭。近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昆明人不斷尋找治理滇池的方案。”
“如今,滇池水質確實有所改善。”李昆武的漫畫也巧妙地反映了滇池的變化。“昆明人都期待,它變得更好。”
這部漫畫裡,大量生動、親切的老昆明形象、方言、歌謠勾起了人們的回憶。“它喚起了老一輩昆明人的記憶,也讓年輕的昆明人了解歷史。這可以說是一本老昆明的圖典”,李昆武說。
對李昆武來說,解決“老昆明從哪裡來,新昆明往何處去”是創作這部漫畫的意義。“作為民間文化人,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守護者。以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是必然的,但我們需要理性的思考——昆明的過去,昆明的未來,在昆明人手上將做怎樣的連接?”
在今天的昆明,市中心步行街佇立了恢復重建的老昆明牌坊——愛忠坊、金馬坊、碧雞坊。“這一城市的歷史應該得到尊重和紀念,這也許是傳統與現代結合交匯方式之一吧。”(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