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要回答》
敲幸福的門,或者破門而入
我們越來越富有,可為什麼還是不開心呢?早在2007年,《中國青年報》就開始關注哈佛大學開設的這門《幸福課》,記者董月玲和張開平在文章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少有人關注的問題,並列出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資料:在美國,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紀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發病年齡,也從20世紀60年代的29.5歲下降到今天的14.5歲。而許多國家,也正在步美國后塵。1957年,英國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這個比例下降到36%。在這段時間裡,英國國民的平均收入卻提高了3倍。“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准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准,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沙哈爾博士關於幸福的論述讓楊瀾產生了更大的共鳴。
2011年,楊瀾、張怡筠、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岳曉東博士相繼來到北京的各大高校,向年輕學子們推廣“幸福力”概念。岳曉東教授開口第一句話便是“來到女子學院,幸福得都不好意思了”。現場楊瀾提出一個許多女學生都關心的問題:“如何獲得幸福的愛情”,岳曉東用一句英文回到: Don’t look for the right person。 Be the right person。(愛不是尋找一個合適的人,而是做一個合適的人。)最后楊瀾鼓勵學子們:我們都曾經在年輕時候因為對未來的未知而感到恐懼,但二十年之后會覺得今天做的事情,也許是對未來有很多幫助的事情。
2011年5月25日,奧普拉25年的談話節目《奧普拉脫口秀》落下帷幕,她的官網不再有節目的更新,永遠留下的是那句:“Live your best life。”(活出精彩人生。)作為同行,楊瀾心有戚戚焉。主持人能領略人間百態,是一份非常幸運的職業,然而奧普拉從被侮辱和被傷害的社會底層,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在節目內外播撒愛和勇氣的力量,則是超越職業的不凡之處。“你的幸福不是別人的責任,而是你自己的事”,成為奧普拉贈予女人的最勵志的經典名言。
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心裡長出來的。具有幸福力,就好像要使得自己的心中開出花來,這樣才會有蜜蜂來。幸福的夫妻不是強迫對方,而是尊重對方,按照對方接受的方式去愛他,這樣的愛情才是幸福和健康的。楊瀾在博客裡與大家分享自己發明的“幸福公式”:
幸福=當下快樂+未來快樂
人生多變,既不能隻顧及時行樂,而忘了未雨綢繆,也不能為了實現未來的目標,而從現在就開始做苦行僧,應該讓兩者適當相加,使自己更容易幸福﹔
幸福=正面情緒-負面情緒
我們需要不斷培養自己正面的情緒,盡量減少負面的心情,雖然人生不可能盡是如意之事,但仍需努力平衡,使自己更積極地對待生活﹔
幸福=快樂×分享人數
要學會將自己的快樂與親人和朋友分享,使這個幸福感擴散,帶給更多的人快樂和積極的態度﹔
幸福=能力÷期待
我們需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評估,對未來的預期目標進行控制,莫要強求自己。
去行走,為自己改版
1709年的一天,歐洲小鎮上,一位名叫安芬秀的女孩正在鏡前梳妝。安芬秀把自己的金發牢牢盤緊,藏匿在男士禮帽的邊緣下,用一圈一圈的裹胸布束緊身材,再在男士西裝外罩一個寬大的服務生圍裙。就這樣,她女扮男裝,佯裝成餐廳的男侍者,溜上了一艘駛往異大陸的遠洋航輪。
正是她的這一舉動,成就了女人獨立旅行的第一步。從此關在家裡千百年的女性打開了一扇窗,找到了與世界連結的方式,找到了改變生命格局的途徑。
“人與大自然相近相親的快感是無與倫比的”,真心是與旅行有緣,大學時代的楊瀾以黃山之旅開啟了自己的獨立旅行,也是憑借著對旅行的熱愛,楊瀾在《正大綜藝》中幫助國人打開了“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的大千世界。在歐洲女孩安芬秀喬裝打扮開始遠洋旅行的300年后,楊瀾的旅行版圖已然擴充到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9年2月,楊瀾遠赴非洲馬賽馬拉大草原。“草原輕柔地起伏,隻與藍天接壤。正值旱季,草尖上泛起一片金黃,在夕陽下搖曳。這棵樹就是電影《走出非洲》中格麗爾·斯特裡普與羅伯特·雷德福吃野餐的地方,極目遠眺,成群的斑馬、瞪羚、大象、長頸鹿在不緊不慢地進食,它們吃得專注而盡興,從早到晚不停咀嚼。”
楊瀾在博客中寫道:“在這生命輪回的大草原上,有一種回歸感,同時又有一種陌生感。大自然的熱情與冷靜,生命的美麗與尊嚴,在這一刻讓我無語。”
對於楊瀾來說,遠行的渴望早已潛伏在她的血液中,走出去,看看這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是楊瀾心底醞釀許久的沖動,仿佛前世是快意女俠,“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才是真實版本的楊瀾,以至於楊瀾的第一本自傳《憑海臨風》,似乎就是一本變相的游記。《雪后的紐約》、《記憶中的島嶼》、《藍色的海洋》、《向往希臘》,她把自己的美國求學與愛情故事用一個個旅行中的地點嵌入到記憶的深處。
也就是這一場游歷,成全了楊瀾和她的先生吳征之間的結緣。自稱“游俠”的吳征18歲就開始滿世界地飄蕩,從歐洲到亞洲,又從亞洲到美洲,直至在紐約遇到楊瀾。他喜歡馬克·吐溫的一首詩:海員回家,好似回到籠中。當自己與楊瀾相遇的那一刻,吳征有了新的思考:到底海員是為航行而回家,還是為了回家而航行?兩個人是否適合在一起,最好讓一次旅行去鑒定,從宏大的價值觀到瑣屑一樣的生活細節,都會在旅途中暴露出些許的真面目。
男游俠、女俠客於是牽手來到了一個小島。希臘愛琴海上的桑托林島,像一張潔白的船帆筆直矗立在海水中,映照著燦爛透明的陽光、湛藍明亮的天空。這個島每幾十年便會被摧毀一次,火山伴隨著地震,將崖頂的村落掃個支離破碎,島上的居民卻從不願搬走,忠誠守護著這個美得率真而純粹的島嶼。
置身其中,楊瀾和吳征覺得時間到此似乎停止了: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唯有情感,有了它,所有的航行才會產生意義。他們,是彼此的港灣,又是彼此的旅伴。兩人在桑托林島相約,“此生一起旅行,今后若在塵世煩惱的煎熬中耐不下去,便一同再來桑托林,好在這個陌生又瑰麗的環境裡,把靈魂掏出來放在碧空中洗一洗。”
(陳小庚摘編自《幸福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