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最早出現在唐代 曾只是皇宮中一個偏殿(圖)

2015年05月13日09:44  來源:山西晚報
 
原標題:金鑾殿最早出現在唐代 曾只是皇宮中一個偏殿(圖)

金鑾殿最早出現在唐代曾只是皇宮中一個偏殿(圖)

故宮內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

《三國》中曹操居然提到了“金鑾殿”

  看古裝劇,很多時候會看到皇宮裡的場景。那麼,皇帝經常呆著的那個金燦燦的地方,大家一定不陌生,你會管它叫什麼?金鑾殿,對吧。在電視劇《三國》第一集中,曹操就對同僚說:“你們不是把金鑾殿都視為聖地……”看,曹操也知道“金鑾殿”!但不對啊,他那個年代怎麼會有“金鑾殿”呢?

  提到金鑾殿,首先印入腦海中的就是金碧輝煌的宮殿,庄嚴而肅穆,寬敞而大氣,無不透露出皇帝的威嚴,人們也都覺得隻有這樣的宮殿才配得上皇帝使用。但,事實是:不是皇上使用的殿都叫“金鑾殿”。

  其實,金鑾殿最早出現在唐代的大明宮,生活在東漢的曹操是不會知道這個名稱的。唐代大明宮的金鑾殿並非皇宮中最為重要的正殿,也不是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場所,只是其中的一個偏殿,主要是皇帝召見文人學士時,提供給他們的臨時集合地。金鑾殿位於大明宮太液池南邊,地勢高爽。由於比鄰大明宮西邊的翰林院,所以名氣大增。

  李白在翰林院就職的時候,就經常出入金鑾殿,受到唐玄宗的召見。他曾寫《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承恩初入銀台門,著書獨在金鑾殿。”意思是說,身為翰林供奉,每天都進出翰林院,撰寫著作就在金鑾殿。宋代時仍沿襲唐制,也在京城建有金鑾殿。

  到了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故宮。雖然有了故宮,但也還沒有哪個正殿被正式命名為“金鑾殿”,隻有一座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奉天殿”更名為“皇極殿”。“皇極殿”一直沿襲使用到清代順治帝二年(1645年)始改稱為“太和殿”。因唐宋時期出現許多文人雅士,在寫作中都把皇宮正殿稱為金鑾殿,再加上之后的一些民間戲曲小說中,也有相同的稱呼。因此,皇宮的正殿被稱為金鑾殿的俗稱也就日漸形成。久而久之,太和殿便被俗稱為金鑾殿。

  太和殿是古代漢族宮殿建筑的精華,屬於北京故宮三大殿之一。它是皇帝登基和舉行大典的地方,其高超的建筑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是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如今人們去北京旅游,首選之地就是故宮,人們都想在太和殿也就是金鑾殿周圍走走,感受一下古代皇帝的“幸福生活”。金鑾殿整座宮殿以皇家獨有的金黃色為基色,至今還保留著原樣,因為人們對它的印象太深,於是久而久之,就自覺地認為隻要是皇上上朝處理政事的大宮殿都是金鑾殿,殊不知金鑾殿的名稱最早也隻到唐朝,秦漢時期官方並沒有金鑾殿的說法。

  東漢定都洛陽,皇宮分為南、北兩宮,總共7個宮門,其中雖有許多宮殿,比如崇德殿、德陽殿一類,但並沒有金鑾殿,更沒有把金鑾殿視為聖地的說法。電視劇《三國》中的曹操提到了“金鑾殿”一詞,一下子把金鑾殿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好幾百年。

  本報記者 白潔

(來源:山西晚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3.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