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文化專題>>金猴報喜

猴元素席卷洋品牌 傳統文化軟實力給力【4】

2016年02月03日16:38 |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猴元素席卷洋品牌 傳統文化軟實力給力(圖)

  要學會求同存異

  王希怡:有意思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一些有趣的文化差異。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在中國喜迎羊年時,歐美媒體大費 周折地研究“羊”,翻譯為“goat”、“sheep”還是“ram”?那股較真勁兒,既讓人覺得有點“蠢萌”,也為他們的認真和重視所感動。

  黃茜:差異是吸引力的重要來源。我們覺得情人節浪漫、聖誕節歡樂﹔而讓外國人感知中國四時節氣有趣、春節習俗熱鬧,則同等重要。

  中國故事曾經不止一次被搬上西方熒幕。比如,迪士尼曾經拍攝動畫片《花木蘭》﹔《西游記》和孫悟空的故事也曾反復被搬上熒幕,最近熱播的美劇《荒原》就被稱為“現代版西游記”。

  趙海建:正因存在碰撞,才能發現差異﹔也正因存在差異,文化交流才有吸引力。事實上,國外友人接觸中國文化過程中,我們能體會到類似差異,但應該求同存異。比如,今年洋大牌推出的猴圖案設計,被中國網民吐槽太丑等,其實是文化交流中的正常現象。

  黃茜:生肖、節氣、舞龍等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元素,如果善加挖掘、包裝和推廣,影響力不可限量。如今世界各國“追捧”中國元素,我們更應趁著勢頭籌劃,特別是在傳播手段上有所創新,獲取更大更好的傳播效果,這也有利於提升國家形象。

  之前,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播出就是一個新嘗試,“中國年”完全可以拍成短片,向世界推介。

(責編:歐興榮、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