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三伏適已過 驕陽化為霖【2】

2016年08月23日09:38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三、處暑“淡”來養生

“土俗以處暑后,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意思是處暑后,天氣仍炎熱,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雖說已入秋,但燥熱的“秋老虎”威風依舊。所以處暑后,養生還應以“潤燥”為主。

飲食清淡 潤肺防燥

處暑后燥氣明顯,肺易受傷,容易出現咳嗽、腸胃炎、支氣管炎等症狀。此時飲食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少食辛辣、燒烤類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多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菠菜等。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溫水,平時可適量喝些金銀花茶、菊花茶,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調整作息 緩解秋乏

處暑期間,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人們在入秋處暑后常常會伴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調整夏天以來晚睡的作息習慣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適當午休、多伸懶腰,有助於緩解秋乏。

輕鬆運動 調養精神

處暑之后,天地萬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機轉向蕭條冷落,加上秋干氣燥,我們出現心情波動甚至情緒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此時應注意收斂情緒、維持心性平穩。

而秋高氣爽的天氣,尤其適合戶外運動。咱們不妨約好友郊游、登高望遠,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緒。也可在早晚進行適宜的運動鍛煉,散步、小跑、下棋等都是調節心情的有效方式。

四、詩詞解秋乏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長江二首》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裡,群心迫望霓。

檐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余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處暑后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秋日》

【宋】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虫相對吐秋絲。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微信號:wenyixingqingnian)

友好提示: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文藝星青年”。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