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對話傳記作家李輝:鐘情新媒體退而不休【2】

2016年10月21日13:50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文化頻道:作為作家,李老師覺得寫好歷史人物有什麼“竅門”嗎?

李輝:寫歷史人物很重要的一點是對資料的掌握。你要寫一個人物,可能要先把他的書都看一遍。這跟做記者寫新聞很不一樣,比如我在《北京晚報》開專欄時,拿個相機,騎個摩托到別人家裡採訪一個多小時,回來寫三四百字的稿子,配張照片,很簡單的。但要寫長篇的文章,就要有生活片段,而且這個生活片段得能概括他的人生、他的性格。所以,怎麼把資料、歷史場景和他個人的興趣揉在一塊,這對我來講是一個挑戰,我想盡量做得好一點。

為了寫巴金,我有意識地去找巴金熟悉的蕭乾、卞之琳、沈從文、冰心,通過這樣一個圈子的拓展,你就會對一個時代的文人群體有一個不一樣的感覺。

人民網文化頻道:除了寫作,李輝老師還一直堅持學英語,做翻譯工作,您是怎樣堅持下來的?

李輝:賈植芳先生和蕭乾先生都曾經敦促我,“你的英語不能丟,哪怕你不會說,但一定要翻譯”。從大學開始,我的英語一直沒有丟,工作后,有20多年時間,每天中午我都會抽一兩個小時看英語,這樣才能堅持下來,要不然我后來也寫不了《封面中國》這樣的文章。

在我低沉的時候,蕭乾會很關心。有一年,我學習不好,寫不了文章,他就寫了一封長信,告訴我,一個人能不能在關鍵時候堅持下來是最重要的。他說,“二戰期間,我在倫敦,上面是納粹飛機轟炸,我在下面讀《尤利西斯》,這時候考驗的就是你的定力”。蕭乾先生給我寫了一百多封信,包括我的標點符號的問題他都給我指出來。這對我來講是非常難得的一種機遇。

2011年李輝與黃永玉先生於萬荷堂合影

人民網文化頻道:跟“文化老人”深入接觸,李老師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李輝: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通過跟他們聊天,我了解了很多東西。尤其在大學裡跟賈先生聊天,啟發了我后來的寫作。所以,我趕上一個好的時代,那個時代,學生少,老師多。而現在的學生,沒有我們那時候的狀態了。現在老師太忙了,帶很多研究生,學生見老師一面都不容易。所以,老師能夠和學生經常在一塊聊天,這個恰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像我們雖然畢業離開復旦,但我們和老師的感情永遠不會斷,因為感情太深了。

人民網文化頻道:跟這麼多採訪對象處成了朋友,李老師是怎麼做到的?能否給如今年輕的媒體人傳授一些採訪交流的經驗?

李輝:現在很多媒體的編輯和記者跟我們那一代不一樣,我們那時候一天至少要寫十幾封信給作者。報紙發表之后,我們會馬上把報紙給作者寄過去。時刻跟他們保持密切聯系,而不是我有事找你的時候才給你打個電話。我當副刊編輯時認識的很多作者,現在都成了好朋友。

我們當年可以收到很多很多前輩的信。在80年代,我在《北京晚報》開專欄,寫了一封約稿信,復印了100多份,給所有50歲以上的作家寄去,基本上都有回信,而且基本上都給你寫稿。像吳冠中、王佐良之類的很多作家,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收到信后都會給我們回信,像常書鴻這些老先生,都已經七八十歲了,包括九十幾歲的老前輩,都會回信,然后把文章寄來。

“六根”合影

人民網文化頻道:我們都知道李輝老師和朋友一起開了個微信公眾號,叫“六根”,您覺得在微信上跟網友交流,與過去寫信有什麼不一樣?

李輝:過去作家來信都是手寫的,是手稿,可以留存。比如我收藏了很多老先生的信,有機會我可以找個地方辦個展覽。

現在大家在微信上交流,確實是便利了,但很難留存下來。但我覺得自己很適應這個新時代,願意用微信的方式跟年輕人交流。我有很多微信群,有些是我自己建的,比如到一個地方開會,我就主動建個群,跟年輕人在一塊交流,他們在群裡提問,我可以幫他們回答。

人民網文化頻道:李老師退休后有什麼計劃?

李輝:一是計劃編一套“副刊文叢”,用十年時間把各個報紙副刊的好文章用兩個系列集結出版﹔二是邀請學者和文化人做客河西學院的賈植芳講堂﹔三是繼續關注地名的問題。

我們現在還做了個微信公眾號,叫“地名古今”,主要談全國各地的地名變遷和個人經歷的地名故事。有多少人看我覺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這樣一個平台,讓大家都關注身邊地名的變遷。以后我想把“地名古今”的內容梳理出來,編一些書。

人民網文化頻道:如果退休年齡是65歲,您是願意干到65歲退休,還是想提前退休?

李輝:不延遲最好了。我覺得60歲就很好,因為身體還好,60歲之后我還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訪談結束后,一直守在訪談室外的“粉絲”們又搶著跟李老師加微信。李老師打開二維碼,耐心地等大家一個個掃完,然后確認自己添加對方為好友后,一律先發送出一個“微笑”的表情,主動跟大家打招呼。

中午,“粉絲”們收到了一個來自李老師的建群邀請,群的名稱叫“10月20日李輝特邀群”。大家會心一笑,李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友好提示: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文藝星青年”。

精彩推薦:

著名作家李輝:紙媒是一生的事業 巴金教會我說真話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從詩詞中再“出發”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