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拼音文字離不開字母 字母於四千年前產生在西奈半島

2017年01月18日08:2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字母 四千年前產生在西奈半島

  腓尼基字母

  (本文寫作參考周有光《世界字母簡史》、王明嘉《字母的誕生》等,特此致謝。)

  呂軍

  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方案》主要創制人之一周有光先生日前以112歲高齡仙逝。

  除了漢語以外,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語言文字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的基礎是字母,漢語拼音也離不開字母。周有光先生生前給我們講了很多關於字母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字母是怎樣產生的。

  上世紀初西奈半島的考古發現

  拼音文字離不開字母,我們熟悉的26個英文字母是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也叫羅馬字母,是講拉丁語的古羅馬人創立的。歐洲大多數語種的文字都使用拉丁字母,比如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等。而俄語使用的是斯拉夫字母。在歐洲以外,世界上使用廣泛的字母還有阿拉伯字母、印度字母、希伯來字母等等。而我們的近鄰日本則使用假名字母,朝鮮使用諺文字母。

  這些形形色色的字母,又是怎樣起源的呢?

  很長一段時間裡,使用拉丁字母的歐洲人知道,他們使用的拉丁字母,是古羅馬人從希臘字母得到借鑒,提升創制出來的。他們也模模糊糊地知道,希臘字母大約是從腓尼基人的腓尼基字母借鑒創制出來的。

  再往前是怎麼回事兒?他們都不清楚了。

  現在人們知道,古代人類創造過很多文字,而早期的文字都是沿著象形文字到形聲文字發展。古代西亞兩河流域文明的楔形文字,還有古埃及文明的古埃及文字,都是形聲字。我們的漢語文字,也是形聲字。

  人類的語言是千變萬化的。可是,千變萬化的語言是由少數音素組織而成的。隻要每一個音素以一個簡單的符號為代表,就可以用少數的符號寫出千變萬化的語言來。這個原理在今天看來是極其平凡的,但在人類文化史上則是個極其偉大的創造。這就是拼音文字的原理。

  20世紀初以來,學者們考古研究發現,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拼音文字,有一個共同的起源,那就是在今天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

  古代西方有兩大文化區域,一個是兩河流域,一個是埃及。這兩大文化區域的彼此往來,需要經過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小地區——敘利亞·巴勒斯坦。這個地區成為古代西方商賈往還的走廊和文化交流的津梁。在這裡,人們不僅在生活中需要頻繁地應用文字,而且也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種不同王國的文字。

  公元前18世紀左右,在這個地方還應用著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這是當時正式國際文書所用的文字。但是,商人們不喜歡那種麻煩的文字,他們自己創造了“不登大雅之堂”的極其簡單而切合實用的拼音字母。

  1906年,英國考古學家威廉·皮特裡在古西奈半島南部的廢棄綠鬆石礦區一帶從事考古研究時,發現一些他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奇特刻畫符號。它們顯然是模仿或受埃及文字影響的書寫符號,但這些符號的樣式細節、排列方式,卻又與埃及的象形符號有所不同。皮特裡大膽地認定,這些刻畫是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往迦南地遷移時,在西奈半島途中所創造的字母符號。

  皮特裡整理的這些刻畫符號,比后世所知道的腓尼基字母符號的數目還要多。從字母符號的數量是由多到少精簡演化的通則,西奈半島的字母,顯然比腓尼基字母出現的時間更久遠。

  1916年,另一位英國考古學家艾倫·加德納也到現場看過這些銘刻,並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他的研究進一步確定了,西奈的閃語文字是最早以表達語言發音為主的字母符號。

  19世紀以前,西方人一直以為腓尼基字母可能是拼音字母的源頭,這時被確定必須再往前推至公元前18世紀的西奈半島一帶。而且通過閃語文字與古埃及文字的直接關系,字母的源頭終於有了一個與古代形聲文字符號建立歷史脈絡關系的基礎,也解開了腓尼基字母來歷不明的謎團。

  現在我們知道字母的形成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8世紀,字母的創造者是當時居住在敘利亞·巴勒斯坦的北方閃米特人。

  腓尼基人販運商品也傳播了字母

  公元前18世紀,北方閃米特人以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創制出來以后,它的優越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顯示出來,並向四面八方傳播。它的后代形成了各種拼音文字,以至完全取代了曾在古代文化中佔有輝煌地位的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以至這些文字竟然完全滅絕了,直到近現代,才被人們重新發掘辨認出來!

  關於各種拼音文字的演化路徑,是非常復雜的。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在他的《世界字母簡史》一書中,有一張圖表簡明地表現了這樣的演化路徑。在本文中,我們隻就拉丁字母演化形成的路徑做一些簡要的介紹。

  腓尼基字母是這個演化中的重要一環。腓尼基人是古代有名的海上商人。他們忙碌地從地中海的東端,搖著滿載商品的船隻,往西航行。小小的腓尼基王國,在地中海上建立了許多商埠和殖民地。在他們載著商品的船隻裡,也載著字母,一次一次運輸到地中海上各個商埠去。販運商品的腓尼基人被人們遺忘了。販運字母的腓尼基人至今在人們口頭上津津樂道。特別是希臘傳說中所講的從腓尼基人那裡學得字母的故事,引起了后世的最大興趣。

  古代腓尼基字母,在腓尼基本地流行的時期,大致是公元前第3世紀以前的一千年間。多數遺物是在它的海外殖民地發現的。字母流傳到殖民地,書寫當地的語言,成為新的字母分支。

  希臘人創造元音字母是巨大貢獻

  希臘文化是西洋近代文化的源頭。希臘字母是今天歐洲各國字母的母親。希臘人雖然不是字母的首創者,可是他們對字母加以創造性的改革,使字母成為完備的語言記錄工具。

  根據希臘傳說,希臘字母是古代希臘的先人們從腓尼基帶來,經過修編和增補,形成24個字母的希臘字母表。希臘人把他們的字母稱為腓尼基字母或卡德摩字母。

  近代學者的考証,証明希臘字母的確是從腓尼基人手中得來的閃米特字母。早期希臘字母的形體以及排列順序,除了極少例外,都跟閃米特字母相同。更重要的是,希臘字母的名稱跟閃米特字母相同,而這些名稱在希臘語言裡是沒有意義的,隻有在閃米特語言裡才是本地有意義的詞兒。

  希臘字母是什麼時候形成的,這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有人認為早在公元前15世紀,有人認為要遲到公元前7世紀。根據晚近的考証,大致可以肯定,是在公元前11世紀,這是希臘從青銅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的轉變時代。

  希臘字母雖然來自腓尼基,但是它的特點和流傳歷史不是腓尼基字母的簡單延長。它是經過重新創造而形成的一個獨立的字母系統,開辟了人類文字歷史新的一章。

  希臘各城邦的字母,起初是彼此不盡相同的。歸納起來,可以分為東西兩派。后來,分歧的字母逐漸趨於統一。公元前403年,愛琴海東岸米利都的愛奧尼亞字母正式被雅典採用,不久又被其他城邦採用。到公元前4世紀中葉,希臘各地字母都統一於愛奧尼亞字母。這樣就形成了希臘的古典字母。

  希臘古典字母有24個,比閃米特字母多兩個。希臘人對字母的貢獻,最重要的是元音字母的創造。閃米特字母原來隻表輔音,不表元音,但是每個輔音字母都內含一個a音或者可變的元音。這種字母是音節性的輔音字母。元音字母的創造有重大意義,可以跟物理學從分子發展到原子的認識突破相比。

  閃米特文字原來是從右到左橫寫的。傳承於閃米特的希臘文字,當然最初也是從右到左橫寫的。可是,后來改變了。希臘人把書寫的順序反了過來,變為從左到右。用右手寫字,從左到右不擋眼,是合理的順序,因此逐漸成為世界上最通行的書寫順序。

  書寫順序的改變,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向左改為向右,中間曾經過一個過渡時期。在這過渡時期中,希臘文字用一種“牛耕式”的書寫順序,一行向左,一行向右,往復去來,有如老牛耕地。而且,行序曾有過從下而上的。到公元前500年以后,一致採用從左到右的字序和從上而下的行序,不再更改。

  富於美感而崇尚實用的希臘人,把字母的形體改為簡單、醒目、勻稱、優美的幾何圖形。這種更改,使字母形體完全擺脫早期的圖形束縛,按照實用和藝術的要求來加工。今天世界上通用最廣的拉丁字母,就是以希臘字母為基礎而進一步加工改良的。

  拉丁字母把最簡單圖形幾乎都用了

  古代的埃特魯斯坎人在公元前7世紀曾在意大利半島建立王朝。他們在建立王朝以前就採用希臘字母,在公元前8世紀形成了埃特魯斯坎字母。

  講拉丁語的羅馬人從埃特魯斯坎人那兒取得的字母,是希臘古典字母形成以前的形體,所以早期拉丁字母還保留著古代閃米特字母的不整齊風格。后來,在希臘古典字母的影響下,羅馬人對字母形體的簡化和美化,獲得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就,結果又反過來影響希臘字母形體的改進。

  羅馬征服希臘(公元前5世紀)以后,拉丁語中從希臘來的外來語逐漸增多。希臘的Y和Z兩個字母被用來書寫外來語,排列在字母表的末尾。原來21個拉丁字母就增為23個。此外,在中世紀時從I分化出J,從V分化出U﹔又從V分化出W(雙V)。這樣就形成了一直傳到今天的26個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早期形成的銘刻體(近代用作印刷大寫體),在4世紀時就達到了完美的程度。最簡單的圖形幾乎都用了,有混淆可能的圖形已經盡量避免了,書寫不便的圖形已經修改了,斷線已變成了直線或弧線,彎曲不超過兩次,筆劃不超過三筆,對稱,齊勻,實用,美觀,這真是高度的科學和藝術的結晶。

  拉丁字母的傳播,在過去兩千年間不斷擴大開來。它以大同小異的運用方法,寫出了人類各種不同的語言,成為今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族字母”。

  近鄰一瞥

  從漢字起源的字母

  日本:假名字母

  公元3-4世紀,中國晉朝時期,漢字傳入日本。《日本書記》中說,歸化日本的百濟學者阿直崎(公元285年赴日),邀請住在百濟的中國學者王仁,攜帶《論語》和《千字文》到日本,后來做皇太子的老師。這大概是漢字正式傳入日本的開始。

  日語不屬於漢藏語系而屬於阿爾泰語系,跟漢語大不相同。漢人學習漢字如果要“十年窗下”,日本人學習漢字當然更加困難。

  漢字知識傳開后,日本開始借用漢字作為音符,書寫日語,形成全用漢字的日語音節字母。這種借用現成漢字的日語字母,稱為“萬葉假名”。假,假借。名,名字。假名就是借用的漢字。

  假名不是有計劃地設計的,因此產生了重疊兩套。一套叫“片假名”,一套叫“平假名”。

  佛教在公元538年從百濟傳到日本。奈良和尚讀佛經,在漢字旁邊注音、注義,起初用整個漢字,后來簡化楷書,取其片斷,形成“片假名”。

  婦女們識字不多,借用漢字作為音符,寫日記、故事、詩歌,給漢字注音、注義,在盛行草書的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簡化草書,形成“平假名”。當時把平假名稱為“婦女字”,不登大雅,男人不用。

  片假名從僧到俗,平假名從女到男。起初隨便用不同的漢字代表相同的日語音節,后來統一用字,基本上做到一音一字。這就是假名的標准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實行語文“平民化”,措施之一是限制用字。從以漢字為主、假名為輔,變成假名為主、漢字為輔。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文字的重大變化。

  朝鮮:諺文字母

  朝鮮是中國的近鄰。公元2-3世紀,漢末和三國時期,漢字傳入朝鮮。朝鮮人讀漢字文言文《四書》《五經》,開科取士,同中國一樣。朝鮮的人名地名都是仿照中國用漢字寫定的。

  朝鮮語也屬於阿爾泰語系。熟悉了漢字,自然會嘗試借用漢字書寫自己的語言。這樣就產生兩種形式的朝鮮民族文字。一種是全用漢字寫朝鮮語的文字。借用漢字作為音符,不考慮漢字的原有意義,按照朝鮮語法,書寫朝鮮語詞。另一種是全用漢字的“朝漢”混合文字。實詞用漢字漢義,虛詞用漢字讀音記錄朝鮮語音,語法按照朝鮮語。但是正式文字仍舊是漢字文言文。

  朝鮮李朝(公元1392-1910年)發展民族文化。在世宗李構的領導下,創制了朝鮮語的表音字母。1446年(中國明朝正統十一年)刊印於《訓民正音》一書中,公布施行,稱為“正音字”。在宮中設置“諺文廳”,教授新字,因此又稱“諺文”。諺文是通俗文字的意思。

  《訓民正音》一開頭就說,“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

  28個諺文是音素字母,其中輔音17個,元音11個。字母近似漢字筆畫,疊成漢字方塊形式,是有內在規律的拼音方塊字。

  字母表經過調整和增補,現代朝鮮語一共用40個字母(19個輔音,21個元音)。

  諺文公布推行的最初幾個世紀,成效不大,未能成為正式文字。跟諺文(俗字)相對,漢字被稱為“真書”。可是,這套字母簡單易學,在民間逐步傳開。后來,諺文終於被知識分子接受,產生了漢字和諺文夾用的混合體。

  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在反侵略的民族意識下,諺文成為愛國的標志。漢字諺文混合體受到尊重,代替漢字文言文成為唯一的正式文字,一直用到1945年日本戰敗、朝鮮獨立。

  朝鮮北方在1948年廢除漢字,全用諺文。朝鮮南方繼續用混合體,可是減少了漢字數目,而文學作品也全用諺文。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