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戲劇演出

專家研討跨界融合皮影人偶舞台劇《賣火柴的小女孩》

2017年03月08日15:06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根據世界名著、安徒生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跨界融合舞台劇《賣火柴的小女孩》專家研討會近日舉行。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作品,由李東才編劇、執導,北京興華影藝袖珍人藝術團(北京小螞蟻皮影藝術團)、北京曲韻歌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劇在演出后,以感人的劇情和新穎獨特的藝術表現深深吸引打動觀看的孩子及家長。

現實感強 關注兒童教育

與會專家表示,《賣火柴的小女孩》從中國當今孩子教育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入,通過某商場兒童活動中心的一位老師扮演的媽媽,向嬌生慣養的孩子講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情故事,將這一家喻戶曉卻時空遙遠的經典故事與觀眾拉近,直接觸及到了每個家庭孩子教育的關切,因而能與觀眾產生強烈共鳴。

作品通過一根燒痛全人類的心、燃起人們不熄的愛的小小火柴,藝術地傳遞出善良、同情、友愛,揭示出愛是每個人、所有人的,是全世界、全人類的深刻思想,使孩子們和大人們一起,在情感洗禮中獲得啟迪,受到教益。

北京校外教育與研究室專家庫專家鄭丹表示,好的文藝作品在引導孩子們正確的人生導向上是非常關鍵的。從演出中孩子們和家長的反應,可見大家從精神層面很需要這樣的文藝精品,這是任何枯燥的說教都不能代替的。

大膽創新 弘揚傳統文化

《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度發展和大膽創新。除了將小說原著中的敘述性情節盡可能人格化、動作化和舞台形象化,還賦予了人物姓名,增加了不少情節細節。如杰森對小女孩安吉拉的戲弄、小雪人和兩隻小熊對安吉拉的關切、聖誕老人的祝福等等。戲中將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所出現的幻覺和想象畫面,全部用皮影手法加以形象表現,將舞台現實表演和中國皮影及人偶藝術相結合,增加了藝術表現的豐富性,突出了童情童趣,並且讓幾種藝術手法有機結合,自然過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曲藝專家常祥霖說:“這台戲正契合了我們當前‘以文化人,以藝育人’的社會文化主題。從思想內容的表現上、非遺手段的使用上、中西文化的融合上、文學到舞台這樣的剪裁上,充滿了匠心,既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崇拜、一種敬意,又是對我們古老文化、對我們皮影文化的一種致敬。”

據了解,這部作品的表演主體是一群袖珍人,是一個自強不息又執著於皮影藝術的特殊群體。編劇李東才表示,選擇與他們一起進行這樣的藝術創作,本身就是首創。中國皮影又是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幾者跨界融合加以舞台呈現,本身又具有了深刻的人文意義、人類意識和世界情懷。(李珧) 

(責編:陳苑、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