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他盤點了這些年用錯的漢字 面世三天就加印

2017年07月21日07:4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他盤點了這些年用錯的漢字

  程玉合是海澱區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三尺講台前耕耘了二十多年。這些天,“老程出書了”的消息,在他的學生、同學、同事間不脛而走,大家紛紛翻看他的新書《這些年我們用錯的漢字》。他多年前的學生給了老師一個最高評語:“老程還是那個老程!”

  中學語文老師寫了一本有趣的語言文字的書,盤點這些年用錯的漢字,在如今顯得如此稀有、另類,耐人尋味。

  這些字都從生活裡“淘”來

  “兒子哎,幫媽wǎ勺米來?”老程給出了答案:“搲,舀的意思。”“媽,我袖口開了,你給我敹幾針?”老程諄諄教導說,“敹,liáo,縫綴的意思。”

  老程的這本書不足10萬字,講了我們讀錯、寫錯、認錯漢字方面的故事,但和那些正兒八經的漢字書不同,這些漢字出現的場景特別接地氣,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生活場景,讀來往往會心一笑。

  老程不惜自黑,把自己讀錯、寫錯過的公之於眾。十年前,班裡一個小女生神秘發問:“程老師,‘冒’怎麼寫?”“上面一個‘日’,下面一個‘目’啊!”小女生露出了勝利微笑,“老師您錯了。”老程趕緊查字典,慚愧地發現是自己錯了。還有“媒妁之言”,人家小程讀了多年“媒妁(yuē)之言”,直到上大學和同學發生了激烈爭論,最后才悲哀地發現是自己錯了。

  多年來,那些親戚嘴裡聽來、路上聽來和看到的錯字、錯音,統統被老程用心記了下來。到侄女家裡,侄女錯把電餅鐺(chēng)叫電餅鐺(dǎng)。擠地鐵,旁邊人高談闊論,錯把“混淆(xiáo)”說成了“混淆(yáo)”。還有繁體字不能亂用、濫用,比如:“醜”和“丑”,繁體字裡,前者表示丑陋,后者是十二地支之一。如果寫成“子醜寅卯”就會很尷尬。

  對漢字格外關心,和老程的專業背景有關,他是北京師范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畢業的﹔更與他對文字有極高的探究熱情有關,“我為漢字狂”用在老程身上很貼切。有一天,他胡亂翻看《現代漢語詞典》,居然翻到特別好玩兒的東西。“北京人說人身體特好,很壯,一般說,這人很zhuǎng。可這字怎麼寫,真沒注意過。”偶然中,老程翻到了“答案”,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迫不及待地與同事分享:“zhuǎng,原來是唐玄奘的‘奘’字!”還操著山東德州口音普通話,一板一眼地念了起來,“奘,zhuǎnɡ,方言,形容粗而大:身高腰奘︱這棵樹很奘。”

  最終,這些容易寫錯、讀錯的字,繁簡轉換問題,外形稀奇古怪的字,通過四十余篇有趣的文章,被分在“不怕你寫不錯”“你一定因為念錯被人笑話過”“那些坑人的漢字”“好玩兒的拆字游戲”等不同欄目下。日常小事不僅引出某個漢字的造字原理,有的甚至已經超越漢字,讓人進入到了語言學范疇。

  生僻字和網絡流行字不選用

  《這些年我們用錯的漢字》是老程玩出來的一本書。“別太當回事,就是一本小破書,我只是想提醒讀者重視漢字,增加對漢字的興趣。”其實,老程最初曾大膽建議:在推薦語裡寫上“讀兩三個小時就能讀完這本書”,誰知引來編輯部的“恐慌”。大家說,千萬別說這個,有的人書店看看,就不買書了。

  早在兩年前,該書責任編輯胡香玉看到他的師兄程老師常在其個人微信公號“老程語文茶館”裡風趣俏皮地發些文字,就與老程說起了中華書局正在策劃的漢字書,結果倆人聊得頗為投緣。再后來,程老師幾十年的積累厚積薄發,一天一篇,連寫70天,這本書的雛形誕生了。

  老程文字風趣,和他的網上活躍史有關。2006年開始,他就在網上論壇發表東西,並以寫足球起家。當年他還寫過《網絡聊天的秘密》,但挂在網上很快就沉下去了。他立馬兒把題目改成了《其實裸聊也沒啥》,點擊率成功升至70萬。老程由此頓悟——網上發文得研究大眾閱讀的心理,“我在網上混的時間長,對題目、風格是有自己獨特感覺的。”

  但事實是,老程寫完全部70篇文章后,胡編輯竟然刪掉了一半。那些過於油滑、不利於讀者閱讀的,或者文字找不到出處的,都被無情砍掉了。“書稿交給編輯的時候,看起來很放肆,有點像是販賣自己的東西。”事到如今,老程認真做了自我檢討,

  其實老程還是很講原則的,不是什麼字都選。比如那些特別生僻、沒有意義的,比如四個字摞一起的,三個摞一起的,根本不常用的,他就沒選。“文字畢竟是交際用的,那些字專家都不認識,寫給讀者,有那個必要嗎?”此刻,老程才拿出了語文老師的腔調。而且胡香玉也補充道,一些外形更特立獨行、更花哨華麗的網絡流行漢字,“我們也都狠心地棄之如敝屣了。”

  最終,這本書選字是以現行的《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中能找到、有實際讀音、有准確意義的為標准,確定了目前書中這上千個字詞。那些找不到出處的,全都沒要。

  成中華書局歷史上直播第一人

  老程說這是他有生以來出的第一本書,是他的第二個孩子。而對外界而言,大家誰也沒想到中學老師寫的漢字小書,竟然意外走紅了。

  《這些年我們用錯的漢字》首印一萬冊,誰知三天后又加印一萬冊。有一家圖書館原本說隻要30本,看了書立馬兒追加到550本。不能不提的是,老程還是中華書局歷史上第一個進行新書直播的作者。前幾天,網上直播“現場”有8000人在線,他好些平時不見的學生都冒了出來,讓老程感動得快要哭了。

  老同學聽說老程出書,都來湊熱鬧。濟南七中老師李美瑛說,對於漢字,老程有著宗教般的狂熱,“他說漢字是他的孩子,我更覺得漢字是他熱戀中的情人,因為他下筆總是活力四射、充滿激情。”老同學肖峰旭也說,老程的書干貨不少,有著縱橫之姿,“縱者,基於漢字演變、形體特征等,把漢字的歷史底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橫者,旁及文學、民俗、藝術等,把漢字的價值背景等渲染得惟妙惟肖。”

  那些遠在大洋彼岸的學生們聽說老師出書了,也為他點贊。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神經學博士張佳婧說:“十年前,我們那個不太正經的語文老師怎麼這麼多年一點都沒變。”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研究生李元貞說,我們家的飯桌文化要講講老程的漢字故事了,或許就從“鱻(xiān) 毳(cuì)皛(xiǎo)”開始。

  老程的老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岑運強滿意地露出了微笑,“我覺得這本書在形式上和我的第一本著作《趣味實用語言學講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48歲的老程對外界響動倒是看得很淡,嘆息一聲,“語文老師出書本不新鮮,但被升學率牽著鼻子走的老師很少有心思寫書寫文、耕種自留地了,這是語文老師的悲哀。”他話鋒一轉,“我是個例外,我不是個太正經的語文老師。”

(責編:鄒菁、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