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作家周大新首次觸碰老年題材:學會與衰老共處

2018年03月16日08:4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作家周大新:學會與衰老共處

  這幾年,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周大新不斷有新作問世,其最新長篇小說《天黑得很慢》首次觸碰了老年題材。“寫這本書,也是希望自己對老年生活有預先把握,學會與衰老共處。”周大新說。

  《天黑得很慢》通過陪護員對一個家庭生活的近距離觀察和參與,反映了中國當下社會的種種問題:養老、就醫、親子關系、黃昏戀等,小說既寫出了人到老年之后身體逐漸衰老,慢慢接近死亡的過程,也寫了老年人精神上刻骨的孤獨,更寫出了人間自有真情在。

  周大新坦言,隨著自己變成一個老年人,接觸的老年朋友越來越多,所以很想描述一下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的風景。“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單從年齡的層面上說,其實隻存在三種人,即已經變老的人,即將變老的人和終將變老的人。老年,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一段路,這段路上的風景你想不看都不行。”

  寫作全新題材,周大新面臨的挑戰不小。“老年生活是一個巨大的話語空間,尋常的敘述所發出的低分貝聲音在這個空間裡聽不到什麼回聲。我最終決定把想說的話捆成集束手榴彈,趁著黃昏扔出去,讓其炸出一聲巨響,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周大新說,在敘述風格上,他刻意追求節奏緊湊,不求語言華美,以便很快抵達讀者的心底。

  周大新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如何觸摸老人的疼痛之處。“寫,就會觸犯眾多老人的禁忌,讓大家都難堪﹔不寫,又覺得不真實不真切。”但最終周大新還是選擇了真實表達,“我把老人蕭成杉遭遇困境的畫面,無保留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

  用20萬字描述變老和死亡,害怕死亡嗎?周大新沒有絲毫隱瞞:“非常害怕。”他說,衰老讓人變丑,頭發白了,皺紋多了,個子變低了,身體佝僂。身體慢慢出現各種疾病,離死亡越來越近,要去誰也沒有見過的世界,讓人恐懼。

  “一個作家的寫作伴隨著自己的生命歷程,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對周大新來說,尤其難。”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評點道,周大新兒子英年早逝,他寫出《安魂》﹔自己慢慢變老,他寫出《天黑得很慢》,“我覺得他不是在寫小說,而是在寫自己,寫生命。”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