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青原區:研學旅行綻放出曼妙風景

“中國·青原”研學旅行高峰論壇現場。
3月17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他們是國內有關研學旅行知名專家以及省內外研學旅行觀摩團集聚“醇美青原”,參加“中國·青原”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有力奏響了青原區的研學旅行最強音。
從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文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異軍突起,成為旅游市場的一匹黑馬。作為吉安市乃至江西省優先開展研學游試點的青原區,因地制宜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創造性地把課堂“搬”到戶外、“搬”進景區,在游中研、在研中學,讓“課堂”永遠在路上、在實踐中,使研學旅行在青原大地綻放出曼妙的風景。
變“旅游資源”為“教育資源”,處處皆是“課堂”
好的教育,絕不僅僅在課本。這正是研學旅行的意義所在。
開展研學旅行,青原有底氣,有條件。在這塊厚重的土地上,廬陵文化、佛禪文化、理學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交織積澱、多彩綻放,集聚著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6個中國傳統村落、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個國家和省級“非遺”、3個4A級景區和1個3A級景區,而且打造了東固敖上景區、東固平民銀行舊址、竹隱堂紅軍學校舊址、富田村誠敬堂、文天祥祠、“二七”陂頭會議舊址、胡銓陵園和陽明書院等8個紅色培訓教學點,設立了吉安市青原區井岡山精神與紅色文化干部教育學院、東井岡青年干部教育學院等12家紅色教育培訓機構。
研學旅行場所之一青原山陽明書院
依托這些富集獨特的研學旅行資源,青原區推出了東固景區接受紅色文化洗禮、富田文丞相祠感悟凜然正氣、陽明書院裡聆聽“知行合一”文化講堂等一系列研學旅游課程,並且正朝著“一景一課”的方向邁進,為全國各地的學子,獻上極具廬陵特色的文化風景研學“盛筵”。
研學活動中,學員們設計自己的隊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員們意氣奮發。
變“坐著上課”為“走著受教”,次次皆有“收獲”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旅行,是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廣闊課堂。
深港台贛四地學子共同在青原區參加研學旅行
青原區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積極探索,精心策劃,開創了涵蓋紅色革命遺跡、歷史文化名勝古跡、科技教育基地、自然生態園區、高等院校、工業園高新企業、現代化工廠、現代農業園、傳統文化和商業街等內容的研學旅行區域,變“坐著上課”為“走著受教”,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其中。
他們有的走進陽明書院開展研學聖賢文化之旅,有的走進東固畬鄉開展“感受畬鄉風情”體驗之旅,有的走進青原山開展“探秘植物園”擁抱自然之旅,有的走進“廬陵文化第一村”開展品味渼陂書香之旅,有的“重走紅軍路”開展尋覓先輩足跡之旅,有的來到文山故裡“誦《正氣歌》揚正氣神”開展正氣文化之旅等等。學子們遨游其中、樂此不疲、受益無窮。
“研學游是開拓學生眼界的實踐,重點在於研學,要讓學生在旅行過程中‘游有所學,學有所思’。2018年青原區計劃參與到研學旅行的學生人數達3萬人。”青原區教體局局長張斌如是說。
依靠自身文化旅游資源的特色和研學目的,青原區不斷探索研學游模式,分層推進,整合旅游資源,配套完善景區現場教學點、食宿、出行路線、停車場、公廁等研學要素,讓青原區的研學游模式正一步步趨於成熟。
變“單向推進”為“良性循環”,時時處處皆成 “風景”
研學旅行漸熱,青原區並不滿足於此。
——該區緊緊抓住國家旅游局、省旅發委對口援建的大好歷史機遇,以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為契機,從“體驗游”著手,加快打造青原研學旅行旅游產品,攪動全域景區客源市場,輻射帶動全區各種旅游要素競相迸發,全域融合形成集聚,全面提升自身的研學旅行市場競爭力。
——該區緊緊圍繞“醇美青原”這一主題賦予各大景區不同文化內涵,東固景區充分借力東固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影響,集中凸顯紅色蘇區文化、畬鄉文化、知青文化﹔富田景區打造文天祥精神家園,集中凸顯正氣文化﹔渼陂古村景區以特色祠堂、古牌坊為精髓,集中凸顯廬陵文化﹔青原山景區集中凸顯理學文化、儒家文化﹔農業科技示范園集中凸顯生態文化﹔等等。
在文丞相祠,學員們在誦讀《正氣歌》。
——該區始終堅定文化自信,精准定位文化內涵,聘請相關專家設立相應研學課堂,精准設置游學路線,精心設計教案教材,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融入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環節,讓前來研學的廣大學生個個都能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變風光游為研學游,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實踐載體。將文化精神融入學子成長,文化的生命力將被喚醒。深耕文化和旅游資源開展研學游的青原區,期待迎風而立,讓“文山故裡,正氣家園”的“醇美青原”時時處處結成風景,陶冶心靈、美譽天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