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家朱大可創作系列小說重構上古神話:文學是一種鄉愁

評論家朱大可在當代文壇上素來是一個焦點,關於電影、文學、文化心理乃至音樂、美劇,他常常能發出與眾不同的批評聲音。不過,朱大可近年來轉身進入了神話研究領域,並於近日捧出小說《古事記》系列。
該系列包括《字造》《神鏡》《麒麟》三部作品。朱大可說,這三部作品分別對應的是關於倉頡造字、李阿護鏡、鄭和下西洋的經典故事。他用一支魔幻的筆,給這三段傳說披上了一層神幻詭麗的色彩:漢字的發明中深藏著人心的秘密,如何用字符去彌補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一場關於人類命運的字符戰爭揭開了序幕﹔李阿的神鏡擁有盜夢空間的效力,神鏡的持有者可以自由穿越鏡面,並掌握空間轉換的宇宙秘密﹔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麒麟則見証了大明王朝深宮中的恩怨,與被漂洋過海帶回的神獸故事相比,人世間的這些欲望、生死和憂傷,讀來更令人心悸。
為什麼轉身寫神話小說,朱大可有話要說,“文學這些年的情況並不太理想,從國際大背景來講,諾貝爾文學獎都面臨著嚴重的倫理危機,甚至有觀點認為,文學正在衰敗和走向死亡。但不論怎樣,我們至少都在擔憂它的衰退。”但朱大可的文學情結很深,從未放棄過。前幾年,他出了一本書叫《華夏上古神系》,這是他長達20年的研究心血,該作從理論上重構了中國上古時代的神譜,“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必須要把它們變成故事。對我來講,神話故事仿佛是我內在夢想的一個外在映射,所以我決定以小說的方式重寫神話。”
“文學對我來講是一種鄉愁,我回到那個年代,梳理那些歷史神話,通過這種寫作來療愈我自己的靈魂。”朱大可說,神話具有很強的療愈功能,它有一種特殊的美,這個美跟現實的美是完全不同的。對於朱大可的神話小說寫作,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表達了觀感,“我們現在可能恰恰需要這種如此飛揚的天高地闊具有巨大想象力,同時又有巨大文化洞察力的作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