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神演義》到《神奇動物》:看不完道不盡的《山海經》【2】

《西游記之大聖歸來》
作為近年來《西游記》最成功的改編作品之一,《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可以說取得了商業和口碑上的雙豐收。影片中形神兼備的中國龍,便是根據《山海經》中的描述所作:
“東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
《大魚海棠》
在近年來另一部大火的國漫《大魚海棠》中,便出現了不少已經在《山海經》中有所描述的上古神明形象。當然,相對於原著中的形象,動畫中還是將他們所美化了。
影片中,爺爺變成了海棠樹,奶奶鳳凰率百鳥前來,此時出現了東方神句芒和南方神祝融:
“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山海經·海外東經》)
“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山海經·海外南經》)
《大魚海棠》中的句芒
影片裡,在神話傳說中頗常出現的“后土”是一名男性,但既然影片參考了如此多的《山海經》等先秦兩漢神話,則后土應是掌管大地山川的女性神,將其塑造成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怕是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山海經·大荒北經》)
《捉妖記》
2015年,電影《捉妖記》在暑期檔一騎絕塵的票房表現讓“胡巴”這個史上最萌妖精躍入了大眾視線。這一動畫形象塑造,便是從《山海經》中獲得的靈感。
電影《捉妖記》中的“胡巴”
“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沌無面目……”(《山海經·西山經》)
當然,胡巴的形象也只是以此為原型,經過藝術加工后才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小蘿卜精”。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
最后我們再把目光轉向近期上映的外國奇幻冒險電影《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影片中的一隻怪獸體型龐然,毛發斑斕,眼睛圓而大,四顆尖利獠牙從嘴中彎曲伸出,卷曲而絢麗的尾巴長得出奇。
影片中經過J·K·羅琳改編的“騶吾”形象
《神奇動物》的編劇、同時也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在接受採訪時告訴大家,這隻怪獸便是她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所讀到的靈獸之一“騶吾”:
“林氏國 ,有珍獸,大若虎,五採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裡。”(《山海經·海內北經》)
結語
借鑒《山海經》的作品如浩瀚繁星,但真正將《山海經》成功改編的作品卻屈指可數。說到底,《山海經》並不是一部具有起承轉合的完整小說。《山海經》中許多令人神往的神話傳說,而書中對這些故事的描述僅有寥寥數字﹔其對於各種靈獸的描寫,也由於《山海經》本身的神秘特征,鮮少可供參考借鑒的作品——要將它們設計成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形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總而言之,開發《山海經》的“IP”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山海經》有著神話世界觀,有著奇幻瑰麗而言簡意賅的故事,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好的作品出現,讓這一部中國先秦古籍煥發出新的光彩。
掃描二維碼 關注“文藝星青年”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