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世界微笑日︱詩的笑,畫的笑:雲的留痕 浪的柔波【2】

2019年05月08日10:56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在這首詩意淡遠的七言絕句中,以問答形式抒發了自己隱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

第二句中的“笑”不僅表現出詩人喜悅而矜持的神態,造成了輕鬆愉快的氣氛﹔而且這“笑而不答”,還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讀者思索的興味。“心自閑”三個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更表明這“何意棲碧山”的問題,對於詩人來說,既不覺得新鮮,也不感到困惑,隻不過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宿漁家》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唐代詩人郭震在這首詩中描繪了漁家生活的苦樂與漁民豪爽樂觀的性情,用平易朴素的語言表達出艱辛人生中的詩意美。

第三句中的“燈前笑說”描寫了主客之間無拘無束、愉快交談的生活情象,從而引出了下文漁人笑說的內容:白天的時候在海上捕魚雖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歸來,有青天明月、大海濤聲伴送到家,非常開心愜意。詩的最后兩句寫得極自然、優美、有意境,令讀者和詩人一起欣然神往。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萬裡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是蘇軾創作於北宋時期的一首詞。該詞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藝,並著重歌頌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

“微笑”二字,寫出了柔奴在歸來后的歡欣中透露出的度過艱難歲月的自豪感。“笑時猶帶嶺梅香”,表現出濃郁的詩情,既寫出了她北歸時經過大庾嶺這一溝通嶺南嶺北咽喉要道的情況,又以斗霜傲雪的嶺梅喻人,贊美她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